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坐,但要先能放鞍上去,不是噢,要先鉤这个啦,先鉤鼻子这个,鉤鼻子之后再放那个马鞍,再把它骑上去,骑上去要先会走,要不然一下子就被它摔下来,但是我们都像野马,都不能够调伏,「调」就是调伏,而佛祖呢就好像是一位很会调教马的人,称为「调御人」。再怎么野的马他都能够调它,所以「调御丈夫」,所以经典里面称赞如来说「调御、大调御、能调无不调」,若可以调的,他都可以调伏他。「调御丈夫」,所以一切众生在调他什么呢?调他的恶性,我们众生都是刚强难调的,是吗!很倔强、刚强难调啊!而如来都可以将你调好,调得你「滑溜滑溜」。「天人师」天和人、天界和人界、天道和人道的师,其实是说「三界之师」,「天人师」是代表「一切三界之师」。「佛世尊」,「佛」就是觉悟,「世尊」梵语叫作「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一切世界都要尊重,称为「世尊」。这就是佛祖的名号,也是否他的功德。而这里「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是只简单地讲这三项,也就代表如来的十号就是了。这样就是说,若可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是成佛,这样简单一句话说。而禅师他讲话就比较特殊一点,而你就看得看不清楚。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我在三更受得这个法,都没有人知道,就传这个「顿教」,顿悟的衣法和「衣钵」,就讲「汝为第六代祖」,你现在就是第六代的祖师了。「善自护念」,要好好地「护」、保护,「念」就是受持的意思。「广度有情,流布将来」,要把它传到未来。「无令断绝」就是「勿令断绝」,不可教它给断绝了去,每一个祖师要传给另一位祖师的时候,都会讲这一句话「莫令它断绝了去」,那法要一直传下去,若法让它断绝了就变成罪人了。「听吾偈曰」这个叫传法偈,若祖师传给另一位祖师的时候,都会说一首偈。这个就是他的什么?「心要」啊!这就是他的「心要」。

    经文:〖「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这个偈实在很冤枉,因为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很深,字很简单,看起来意思好像也很简单,但是非常地深,这个是真正的深。「有情」,这个「有情」是指大悲心,谁是「有情」啊?就是「大有情」。「大有情」是谁啊?「大有情」就是菩萨摩诃萨、大菩萨。大有情案来下种」,「下种」是撒种。撒什么种啊?撒菩提种。菩萨摩诃萨、大菩萨因为他的大悲心来播这个菩提种。这菩提种啊播在何处?「因地果还生」。这个「地」是什么?「地」就是「心地」。「心地」是什么心地?是众生的心地。有菩萨来播种啊!然而也要有众生那个「心地」,好像你若要播田,你也要有田才能「播」,若没田你播在那儿?而这菩提种也要有「地」才能播。播到那儿?播在众生的心地里面。「果还生」,这个「果」是什么果啊?那「果」不是我们中午吃的那些水果,这是「菩提果」。有「菩提种」才会生出「菩提果」。因为众生他有一个「心地」在,所以菩萨才可以「播种」,播在他(众生)的心地,若有这个心地、又有菩提种,如此这个菩提的果就会生出来,这心地当然就代表这众生他本来就有这个因缘、本来就有这个菩提性在了,他的心地就有这个菩提性在了,所以这个菩提种种下去,它才会发出来。「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若是「无情」呢?「无情」的意思就是说若是菩萨无情,菩萨若无情就是说菩萨没悲心哪!菩萨若没发大悲心来,那么辛苦来播种呀,就「亦无种」,这个世间就没有「菩提种」了。「无性亦无生」,这「无情亦无种」是根据这个菩萨来讲的,那「无性亦无生」是根据这个众生、一切众生来讲的,众生若是他的心地没这个菩提性,「无性」就是「无菩提性」。众生的心若是本来就无菩提性啊!如此,那个菩提果也生不出来,是这个意思。好,这是头一层的意思。这五祖大师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