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就是说他写的境界也是很高啊,其它的弟子也都未达到这个境界,所以大家就说依照这个偈去修,若依照这个偈去修就是用什么啊?就是硬碰硬,硬碰硬去好好的用功。这样他给他这个偈子的「印可」是什么?其「印可」就是说这样修不会堕入三恶道,至于开悟就没说了,这件事就没说了。所以他没有说依照这个去修是会开悟,还是会见性,他没有这样说了,对不?只说就免堕入三恶道啊,这样就是修很好的法了,修「善法」了,对不?但是,不是「无上法」啊!若依照这个偈去修,会得到很好的好处,所以他的「印可」是这样子,这就所谓的评分啦,给他一个评分。

    「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就叫这些弟子烧香,在那边烧香,还有大家都要诵这个「偈」,要背起来,再照这个偈去修。

    「即得见性」。这「即得见性」是说以后的事,不是说修这个就可以见性了。

    「门人诵偈,皆叹善哉」。大家都说,诵这个偈真好、真好。为什么?因为师父说很好嘛!所以一定是很好的嘛。所以有句话说,矮人看戏啊,矮人看戏怎样?因为大家都站在那,矮子在下面看不到,若是看到人家在鼓掌说真好、真好,那他也跟着大家鼓掌。所以「矮人看戏,人云亦云」,人家鼓掌他也鼓掌,人家看得笑他也笑。「门人诵偈,皆叹善哉」都说真棒、真棒,很赞叹。

    经文:〖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这五祖大师啊,三更时候就叫神秀到他房间内,这个偈是不是你写的啊,这神秀就说,实在是神秀所写的,但是「不敢妄求祖位」。不敢说这样就要求祖师位的啊,希望师父您慈悲,看弟子有一点点的智慧没有。「少智慧」就是一点点啊!祖师说你写的这个偈啊没有见性,没见本性,只到了门外,还没到门内。所以刚才我写「及门」对不对?只到门外而已,你并没有摸到「寮门」,但是还没有起来啊!所以这「寮内」不知是养牛、养鸡你就不知道了。「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你如此啊,就是「用如此见解」,你要用这种见解,「见解」我刚才讲过,「见」就是亲知亲见,亲自证到的境界,亲自已进入的境界叫做「见」;「解」就是了解。这样想要找这个无上菩提案了不可得」,这个「了」是完全,完全不可得。我们先看到这里。

    你看五祖大师他的表现,在公案前的时候那样说,私下的时候就这样说,你看有一样吗?他的口气完全不同,所以这是我们要学的,但是这里没有写。我现在说给你们听你们就知道了,做师父若要教训弟子,就把门关起来,像这样。若在公案前,就要给他面子,而你自己要忍住,这不简单啊,同样的,做父母的要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不是说要打孩子给别人看,打孩子给别人看,说我很会教训孩子,我的家庭教育很好的,你看,我的孩子不对,我就给他个耳光,在人前打得唉唉叫,这样叫做你会管教孩子?不是这样,在人前用说的就好,用说的也不是说用疾言历色,破口大骂,看要是罚还是打,回去关起门再打,这就是你要自己能够控制得了自己,要不你当场就已经发作了。这是第一步的修行,就是当场你不能发作要控制住,控制到回去以后,他说「我要当场发作没有发作,回去就冷却了,就不会骂他,也不会说他了」,那就要看你的修养怎么样,你是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你若为了孩子好,你回去就不应说「我回去之后我就凉了,不去教他,也不去说他了」。不行,你要保持回去,在人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