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UID40帖子26精华1积分66威望661金金钱1651金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66小时注册时间2009-10-1最后登录2010-8-20

    注册会员

    11#

    发表于2010-6-119:38|只看该作者10#ryq5678

    行由品第一

    第六集

    我们今天继续看「六祖坛经」。这本经的第四页第三行。

    五祖大师对大家说,叫大家去作一首偈,拿来给他看。上次说到「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今天说下去。

    经文〖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靠慢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看到这里。

    「若如此者」,「如此」就是见性之意。如果是这样见性的人,「者」的话。如果是这样见性的人的话,「轮刀上阵」,「轮刀」就是挥刀,如同车轮这样转动,「阵」就是战阵,「战阵」就是在战场上,如同在战争的时候,挥着刀上战阵「亦得见之」,这样还是看得到。看什么?看「本性」看得到,如果曾见到则「一见永见」,真正见到是「一见永见」,不是看到以后就没有了。如果是这样那一不是真正见到,有时我们在修行时,今天修行的很好,第二天就没有了,不知跑到那里去了,有时不是第二天不见的,有时是早上修得很好,下午就不知跑到那里去了,或是上午修得很好,下午别人说了一句什么话,就完全乱了,那就是没有真正的见到。所以如果真正的见到,应该是「一见永见」,「一见永见,念念现前」。因为见了以后,「性」如果是囊中之物,它就是在那里,你如果不去移动它,它就永远在那里,所以不用怕它丢掉,不用怕它不见,不用怕它跑掉,它不会长脚跑掉,如果你有这个知觉性,觉知它在的时候,那它就永远在那个地方,所以它永远在那里,不只是念经的时候在那里,坐禅的时候在那里,吃饭的时候也在那里,走路的时候也在那里,甚至大便的时候也在那里,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也在那里,甚至和人家讲话的时候也在那里。更进一步如同五祖大师所说的,「轮刀上阵」的时候也在那里,在枪林弹雨中,现在没有拿刀子的了,如果在打大炮或是机关枪在扫射的时候也在那里。不只是在那里而已,也是看到自己的本性在那里,所以这「轮刀上阵」的意思就表示很危险的时候,性命很危险的时候,也一样看到「本性」在那里。如果大家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造次亦如是,颠沛亦如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造次」的意思是说心很乱的时候、慌乱的时候,心中慌乱的时候,也一样要守着「道」的意思,「颠沛」就是「颠沛流离」,那就是说落难的时候,一样要守着道的意思,这和五祖大师所说的一样,「轮刀上阵」也一样要看到自己的本性,你不可以说刚才怎样,一念忽然忘掉了本性,刚才因为很危险,所以才忘记了,好像有一点理由或借口,那样不可以,那样的话,就不是究竟的真正见到「性」。这本经有古人写的注解,小字的「喻利根者,见机而作」,这你要用铅笔把它画掉,这个不对,这个牛头不对马嘴。「众得处分」,「处分」就是命令或吩咐。众人得到五祖大师的吩咐之后,「退而递相谓日」,「递」就是「更」、「轮换」的意思,一个传一个叫「递」,避如说,我拿一部经典或讲义,你们传下去那就叫「递」,所以叫「传递」,或是「更替」都是同样的意思,「递相谓日」,「交相谓日」,「更相谓日」,互相说来说去,说什么呢?「我等众人」,「我等」就是「我们」,我们这些众人呀!必须要「澄心」,「澄」就是「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