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
行者「一切法不即不离」、「不取不舍」。为何不取不舍?因为「不和合,因缘所生」,如此而已。连成佛也是一种因缘,对不对,「成佛因缘」嘛!有因缘才能成佛埃但是这一部经所讲的是什么?「众生本来成佛」啊!本来就是佛。但是现在所出现的,只是「暂时的现象」,所以你现在看自己是聪明还是笨,是愚痴还是智慧,而愚痴和智慧的差别,也是非常多,有的比较聪明,有的比较不那么聪明一点儿,有的更加不那么聪明一点,有的更加笨一点,很多种。这都是过去因缘所生,到现在还在受这个业报,虽然在受这个业报,就象以前所种的种子,所开花结果出来,但是这个开花结果出来,如果是愚痴的话,这个恶果和你的心地那个「根」,那个恶果的根,跟你的心地毕竟不和合,所以可以拨除的原因就在此,所以,可以消除的原因也在此。
所以。如果要成佛,就要「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最后一定要如此。开始不管你如何修,用很多方便法门去修,但是最后一定要用「心地法门」。所以说「但用此心」就是「心地法门」。这样一直在心地上用功夫,才能成够佛。
经文:〖善知识,且听慧能行由得法事意。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好!先看到这里。「善知识」就是众位善知识,诸位善知识,你们这些好朋友,暂且听慧能,就是他自己自称,六祖大师自称。慧能的行由,「行」就是行状,「由」就是由来,「行状」的意思就是他的自传叫做行状,他过去的经历,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就叫做行状和由来。「得法事意」,「得法」就是说他在五祖大师、弘忍大师那里如何得到「衣法」的这件事,「意」是大意,大概稍说一说。「慧能严父」就是他的父亲。「本贯范阳」贯就是籍贯,他本来的籍贯是范阳,慧能大师俗家姓卢。「左降」就是左迁。为何说左呢?这就是降职的意思,被人降职,因为古代是以右为大,以左为小,所以左降就是被降职,「流」就是流放,被流放到岭南,岭南就是五岭以南。「作新州百姓」,「作」就是成为,新州就是新兴县,作新兴县的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他的父亲很早就去逝了。「老母孤遗」,他和他的母亲,「孤」就是指父亲早死,没有父亲的人叫「孤」,「孤遗」是同样的意思。就「移来南海」,就移来南海这个地方祝「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市」就是市场,在市场卖柴,砍柴来卖。
经文:〖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
好!看到这里。那时候、有一个时候有一个客人向我买柴,叫我送到他的客店,那个客人收柴以后给我钱,我得了钱就「却」,「却」就是退,就退出来,到门外时见到一位外客念经、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我一听到他所念的经文,我的心就开悟了。要注意这个开悟不是大徹大悟,但是有所同而已。
经文:〖遂问客诵何经〗。
因此就问这个客人念什么经。
经文:〖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好!看到这里。这个客人就说他念的是金刚经,这个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卷,叫做「能断金刚分」。「金刚」的意思是什么?是一种比喻。因为金刚就是钻石,是世间里面硬度最大的一种东西,它能够割断最硬的东西,但是自己不会断,所以比喻智慧。智慧能够破除一切烦恼,但是智慧不会坏,所以称为金刚。所以最高的智慧称为金刚,最高的禅定称为「金刚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