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附录一 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10.刀:是用来除草,紧急时也可以防止坏人的侵犯。11.锡杖:出家人拿锡杖是用来防身的。12.奁:镜匣子。13.镊子:镊东西的镊子。14.经书、律书。15.佛像。16.菩萨像。17.火燧:引火用的石子。18.绳床:有时遇到下雨天,地上太潮湿,几根绳子从这一棵树套到那一棵树上,就可以在上面睡觉了,所以有绳床。现在我们一般到户外活动、到各处旅行,乃至於登山,都必须装备齐全。这根源可以说是从过去禅师们参访、云游慢慢承袭下来的。个人用的是头陀十八物,如团体所居之禅堂,里面最重要的法物,就是钟板、木鱼。「钟」,谈到禅堂的报钟,有所谓「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勳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实非常有意义。「板」,寺院的打板,分为一板、二板、三板、四板、五板等。几年前,法国有两位汉学家,到我们台湾来,由高雄师范学院院长薛光祖先生陪同到佛光山来,就是为了研究为什麽寺院的板声,这里要打一下?那里要打三下?我很荣幸从小就生长在丛林的禅堂里,我告诉他真正的「板」的意义。古时没有时钟,是以「更」来衡量时间。一更、二更五更天亮等。寺院到了晚上,大家都休息了,叫做「开大静」。打一下「哆9这是一板,表示大家都休息了。等到通报了以後,打两下「哆!哆9表示结束。到了早晨约三时左右,要到大寮(厨房)去叫醒水头烧水,饭头煮饭,打三下「哆!哆!哆9,要大寮的人起来准备;约四时左右,打「哆!哆!哆哆9四下,这是要全寺大众起床盥洗,上早殿。四板以後,打五板「哆哆哆!哆哆9接报钟。从一板到五板就是这样轮转。禅堂的钟板,就是大众的号令,所谓「龙天耳目」,必须相当尊重。钟板的配合有时是「一钟一板一木鱼」,有时是「二板一钟一木鱼」,或者「三板一钟一木鱼」,都代表了一些特殊的意义。总之,禅者的生活,不用语意,每天在单纯的号令下井然有序。钟、板,是禅门的号令,为什麽用木头做成鱼的形态?尤其是诵经时敲打木鱼,佛教重慈悲,为什麽要敲打鱼头?不是太残忍了吗?鱼有一个很特殊的习性,不管是在水中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敲打木鱼来策勉禅者要用功不要懈担有的甚至在钟板上面,书写「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珍惜光阴,时不待人」,时时警惕参禅的人珍惜光阴。禅堂里最重要的领导者,在佛门称作「维那」,其座位旁有个小牌子,写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就是说在禅堂,大家修行规矩、法则,都靠维那领导,所谓大家的慧命,维那应好好维护,否则执行不力,那就是维那的罪过了。另外,禅堂里还有一样非常引人关心、注意的「香板」,香板分有好多等级──1.「警策」香板:是用来勉励大家的。2.「巡香」香板:是用来巡查坐禅昏沉的人。3.「监香」香板:於禅七时使用,一般是由方丈、首座、西堂、维那、纠察等执行。4.「清规」香板:是属较严重者,犯了清规时,才会请清规香板来处罚。除此之外,有的信徒还爱请赐香板(打香板),来消除业障,为自己增加力量。「香板」的使用在禅宗流传时间上并不久。清朝雍正皇帝,非常怀念昔时的国师──玉琳国师,得知扬州高旻寺,有一位玉琳国师的弟子,就把他召到朝中,问他的禅功如何?他回答皇帝,他很惭愧,对於禅没有什麽成就。皇帝:『你啊!一代的国师,怎麽会有你这麽没有出息的後人?限你在一个礼拜之内开悟?如果在一个礼拜之内不开悟,我这把宝剑就要来杀你。』以後每天,卫士就在禅堂外,摆一摆,摇一摇这口宝剑说道:『今天是第一天;『今天是第二天;『今天是第三天;玉琳国师的弟子苦心想:我这一条小命今天是保不住了。但是到了第七天,他在情急之下终於开悟了。原来,他抢了卫士手中的宝剑,把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