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八 顿渐品 问题讲解
打坐。最好以毛巾包着膝盖,以防风湿。3静坐的地方以干燥木板或榻榻米为宜,但仍需敷陈厚软适度的坐垫。4坐垫随个人身体需求而异,以能坐得竖直平稳,不阻塞气脉为妥当。5初学静坐者,一定要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以防偏差。6初学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宜。禅的精神,并不局限于打坐的禅堂,在二十四小时之中,举手投足,扬眉瞬目,都充满了禅的妙趣;禅的消息,并不仅仅在敛目观心的禅定中,日常的着衣吃饭、走路睡觉,都透露着禅的妙机。生活中的禅,是将寂静的禅定工夫摄入日常的劳动之中,而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禅,是从琐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个身心去参透宇宙的无限奥妙,是伟大于平凡,化高深于平淡的修持。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明心见性的方便。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五.惠能和神秀对于戒定慧的看法有甚么不同?戒、定、慧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学佛首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戒学可以对治贪欲,慧学可以对治愚痴,定学可以对治瞋恚;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佛法的根本。因此,说起佛教,所谓三藏十二部经典,汗牛充栋,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戒、定、慧三学。戒是防非止恶的意思。在佛教里,有五戒、十戒、菩萨六重四十八轻戒、比丘两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等。戒可以防非止恶,可以端正身心,可以规范行止。定是静心而不散乱,是息虑静缘;一般所谓放下万缘,去除妄念,这就叫定。慧就是去除妄想、无明、烦恼,进而取证涅槃,趋向真理,这就叫做慧。其实,戒、定、慧彼此互有关连: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慧是定的用,定是慧的体,戒、定、慧是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说到戒,在大恶病中,戒是良药;在大恐怖当中,戒可以作为我们的守护。说到定,在动乱当中,定是我们安定的力量;在危难当中,定可以给我们安稳。说到慧,在迷闇的时候,慧是我们的明灯;在愚昧的时候,慧可以作为我们的指引。因此,戒、定、慧可以使我们身心健康,可以保护我们。我们的身心都需要戒、定、慧,纵然是出世的生活,也不离戒、定、慧三学。在《六祖坛经》中,一再提到南顿北渐。顿、渐的分岐,主要就是六祖和神秀两位大师,他们对戒、定、慧这个根本佛法有不同的看法。神秀大师他以七佛通偈来解释戒、定、慧,他说:诸恶莫作名为戒,众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神秀大师对于戒、定、慧的这种解释,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一种对待法,他要人不做恶事,要去行善。这种法门,是接大乘人,同时也可以劝小根智的人。也就是,如果有人对于真正的佛法不容易深入的话,很简单的告诉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是戒、定、慧。六祖惠能大师对于戒、定、慧的解释是: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惠能大师讲的是心地法门,只要心地无非、无痴、无乱,那就是戒、定、慧,还要另外再找甚么戒、定、慧呢?还有甚么另外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呢?所以这一种道理是接最上乘人,是劝大根大智的人,是顿悟的法门。南能北秀、南顿北渐,他们的不同,从惠能与神秀大师对戒、定、慧的诠释,即可看出端倪。所以,在〈顿渐品〉里,特地把这二位大师对戒、定、慧的看法,举例说明。六.南、北二宗为甚么一再纷争不已?参禅修道的禅师们,往往可以不计较个人的荣辱、毁誉,但却很难放下对佛法真理的执着,这是因为修行人我执易断,法执难除。说到南、北二宗为甚么一再纷争不已?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南宗的惠能大师其实是很尊重神秀大师,而北宗的神秀大师对惠能大师更是推崇。尤其,神秀大师在中国的禅学史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八 顿渐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