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七 机缘品 问题讲解
分之一了,你的脸上已经失去血色了。唉!现你的血已经抽出五分之四了,你的脸色完全惨白,你快要死了!死囚紧闭只眼,听着医生的描述,心想:我的血快要流乾了,我就要死了。忽然觉得自己头晕目眩,身体渐渐虚弱起来。死囚就在自己那殷红的血液慢慢乾竭,生命渐渐枯萎的想象中,无疾地死了。事实上,医生并没有抽出死囚的血液,只是在死囚的耳朵旁边放置一个水桶,并且接了一条水管,水流入桶中,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彷佛血液答答的滴落声,而他自己把听到的一切暗示,在心中造成一幅宛若真实的景象,他完全被自己心识的作用影响了。因此,我们不要小看这个心,心能升天、成佛,心也能让我们下堕三涂恶道;我们的心蕴藏无限的宝藏,能够变现种种的东西,宇宙万法本来是如如不变的,但是心识一起了分别,一切山河大地在藏识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以上这些事例,都是说明唯心、唯识的意义所在。心不动,一切法不动;心不生,一切法不生。所以《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里变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心识不起,也就不会有万物的现起。所谓了身何似了心修,了得心息身不愁,若为心身自了了,身心何必更缝合。只要我们的心了知无心处,一切自然无法说。无心就是一切心,无心就是佛心。所以,我们的心,有时候是真心不现,妄想、烦恼的心倒反而猖狂作乱。因此,我们的心,平时因为没有好好的修心,我们起高楼大厦,只是给我们的身体居住,好的沙发、好的床铺,只是给我们的身体享受,我们没有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心,正如现在的青少年,有的人没有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就生出种种的问题。我们的心没有好好的修养,因此心就变坏,就起了妄想,致使真心不能现前,反让妄心乱动。讲到修心,我们的心究竟住在那里呢?我们的心有时候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里,其至住在五趣六道中,但是成佛作祖,更要靠我们的心,所以,学佛要修心,要让我们的心安,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如果我们的身心能够自在平安的话,不必一定要住甚么高楼大厦,即使茅屋陋室也如法界之宽;虽然斗室小屋,也如天地之大。所以,古人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只要我们能把身心安住在道德、慈悲、智能、利人的上面,安住在般若中道里,安住在佛菩萨的境界中,你还须要再去往生其它的世界吗?你还要另外去找甚么佛国净土吗?当下就是你的佛国净土,佛国净土就是从你的心识里就可以显现;我们参禅,所以要用心,也因为心能生出一切法。所以,我们要创造美好的世界,创造美好的人生,不妨先让我们大家人人都拥有一颗禅心开始。五.六祖大师如何论如来知见和四乘法义?所谓如来的知见,就是如来的所知所见,如《金刚经》说: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众生者,不光指人类,甚至包括天堂、地狱、饿鬼、畜生。一切的飞禽走兽,各人的心,各人的性,如来都能悉知悉见,都能知道。就如同一面镜子,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无论甚么东西,在大圆镜的前面,不必分别,都会显现。佛陀的心,已经转八识成大圆镜智了,所以,众生的一切妄想、分别、差别等等,在佛陀的心中一时俱现。因为,佛陀的知见跟凡夫不同,凡夫有时候以假为真,以幻为有,有时候偏见,对于一切的法、人、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凡夫与诸佛如来的知见,就有层次上的分别。首先谈到凡夫的知见,那就是正见。所谓学佛,就是要学习如来的正见,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世间上,你可以甚么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果业报,不能不信有善有恶,不能不信一切法无常苦空,不能不信有一个常乐我净的涅槃世界。这是学佛最起码应有的认识,这就是凡夫的正见。其次,再高深一层,认识缘起,这是二乘人的知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