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七 机缘品 问题讲解
时候,他不离生活,也不去成佛。实际上,他的生活里面都是佛法。你不要离开无明,无明实性就是佛性,正如肮脏的污泥里可以生长出清净的莲花一样。只要你能证悟法身实相,就能见到自己的真如佛性。有一首诗说:不为奇来鸡咬狗,拿起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法,阴沟踏在脚里头。在禅宗,禅师们的对话,有时候这样说,那样说,横说竖说,但都不是颠倒法。不为奇来鸡咬狗,拿起狗来打石头,本来是狗咬鸡,现在是鸡咬狗;本来是拿石头打狗,现在是拿起狗来打石头,但这都不是颠倒法,主要的,禅师们要把你我的对待法去除。禅是一个绝对的境界,领悟到了绝对的境界,就是大彻大悟了。其次,智隍禅师是怎样归投到六祖大师门下的呢?最初,玄策大师遇到智隍禅师时就问他:你现在每天做甚么呢?智隍禅师回答:我每天打坐、参禅、入定。玄策大师说:既然你说入定,是有心呢?还是无心呢?如果说有心的话,一切含灵之类,他们也有心,他们也应该得定;假如说无心的话,那一切的树木花草之流,它们没有心,它们也能得定罗!智隍禅师回答:我在入定的时候,并不见有有心、无心。玄策禅师继续再问:既然是不见有有无之心,那么就是常定了。既然是常定,那还有甚么出定、入定呢?意思是说,既然有出定、入定,那就不是大定,就不是最高的禅定的境界了。智隍禅师经他这一说,无话可答,沈默了一会儿以后,终于问道:请问你的老师是谁?玄策禅师回答:我是曹溪六祖大师的门人。智隍禅师就问:六祖以何为禅定?玄策回答说:我的老师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很微妙的、湛然不动的、很圆满寂静的真心。真心的本体是如如,真心的妙用也是如如,如如就是不动。我们的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和合而成,所以五蕴本空,六尘也不是真实的有,一句话说出来,随风飘荡,过去也就没有了,所以声音是无常的,但是我们的心行一念真心的话,则是不出不入,不定不乱。也就是说,我们的禅心无住,无住就是不执着的意思,不执着在禅定里面,所谓无住而无所不住,无生而无所不生。我们的禅心如虚空,虽像虚空,又不像虚空一样地随着空间而有方圆长短的变化,所以真心是任运而生,是无处不在,是妙用无穷而无住无碍的。玄策禅师这么一讲,意思已经说明,禅定都是一样的,法性如如,禅心如如,只是没有好的老师来开导我们。智隍禅师听了这个话以后,心生一念,便到曹溪参访六祖惠能大师,见到六祖的时候,六祖就问智隍禅师:你从甚么地方来?智隍禅师照实回答:我当初是在黄梅弘忍的门下初学,后来又到处游学,寻师访道。现在遇到玄策禅师,介绍我来向你问道,我心中对于禅定是有是无,还不能明白;是动是静,也还不能了然,请六祖大师慈悲开导!六祖大师回答说: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意思是说,你想要跟我学禅的话,你的心必须广大如虚空,但是也不可以有空的这种想法。你可以伟大,但不可以自我傲慢。你弘法、度众、修持,要能应用无碍。动的境界也好,静的境界也好,你要无心,不要分别。对于能觉悟的人,所觉悟的道,都要能所双亡。你参禅学道的时候,任何一个时刻都是一如的,并非入定了才叫做定,出定了就不是定,出入都是定。智隍禅师言下大悟,于是尽舍三十年来所学、所知,正是舍去一步,才能跨前一步。所谓欲得人不死,须得死个人。在禅宗,我们想要求到不生不死的慧命,必须要把知见、执着统统放下。所以,参禅学道的人,不要被知见所障碍,例如智隍禅师,他能放下三十年所学,所以在六祖大师座下才能一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七 机缘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