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六 忏悔品 问题讲解
    六祖坛经讲话第六忏悔品问题讲解一.如何认识自性佛?二.甚么叫自性五分法身香?三.甚么叫做无相忏悔?四.如何忏悔?五.何谓自性自度?六.如何发四弘誓愿?七.甚么是无相三归依?八.何以说吾人自性,一体三身?九.如何以自心归依自性?十.〈忏悔品〉中的无相颂真义何在?一.如何认识自性佛?平常我们都是从表相来认识所谓的佛,例如看到一尊佛像,就说这是释迦牟尼佛,那是阿弥陀佛、药师佛,或是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我们所认识的都是外面的佛。学佛修行,要紧的是认识自己的自性佛。每一个人自己就是佛,但是你能认识自己是佛吗?过去,有信徒问禅师:如何是佛?禅师说:我不敢告诉你,告诉你,怕你不相信。信徒说:不!禅师!我是诚恳地来向您问道的,您的话我怎么敢不相信呢?喔!你相信,那你刚才问甚么?如何是佛?喔!如何是佛?你就是啊!佛性人人本具,但因凡夫众生不敢直下承担自己是佛,所以只能是凡夫。所谓迷即众生,悟即佛。唐朝的裴休宰相,有一天请黄檗禅师到他家里去为佛像开光,黄檗禅师就对他说: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开光呢?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开光呢?所以,禅,要我们不要心外求法。你能认识自性,自己就是佛。如何是自己的自性佛呢?有一次,六祖大师集合大众,他说:有一样东西,无名无字,无背无面,无头无尾,请问你们大家,这是个甚么东西啊?与会大众都说不出是甚么,这时座下弟子神会挺身而出,说:这是诸佛的本源,也是我神会的佛性。神会回答以后,六祖大师就呵斥他说:跟你们讲,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你偏要替他安个名字,叫做本源,称做佛性。将来如果你有办法的话,也只是个以佛法作知解会的人,不是大彻大悟的禅师。所以,禅的悟道,所谓认识自性,自性是甚么?那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不过,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的时候,他曾发出宣言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意思是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把妄想执着一除,当下就是自性佛了。讲到自性佛,我们的佛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你成佛了,佛界里并没有多增加一个,因为本来大家都是佛;你成佛了,凡夫里也没有减少一个,因为佛性在凡不减。佛与众生只是迷悟的差别而已,所以参禅悟道,就是要认识自己的佛性。甚么是自己的佛性?以下列举十点略作说明:1常:俗云:人生七十古来希凡夫一期的生命,数十寒暑;但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真正的生命是永远不死,是恒常不变的。2乐:娑婆世界,苦多乐少,充满生老病死诸苦,虽有物欲之乐,毕竟是短暂而虚幻不实的。但是在我们的佛性里,只有绝对安详自在的和乐。3我:平常我们所讲的我,是妄计所执的假我;现在我们讲的我是真我。因为平常的我,无法自在,不能永恒;现在我们真如佛性的这个我,是永恒自在,且能自我主宰的。4净:一块黄金,即使把它摆在污水烂泥里,仍不失黄金的明亮;我们的佛性,尽管在五趣六道里轮回,仍不失其清净自性。5真:佛性真实不虚,你能体会到自己真实的本性,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6实:佛性真实不虚,是实实在在的。7善:佛性是绝对善美的,不带一点污染、邪恶、烦恼。8美:佛性是最善美的,是最庄严的。9广:佛性广大无边,大如宇宙虚空,因此,你能认识自己的佛性,则十方世界任我们遨游。10静:佛性在安详寂静里,是随缘而动,随自然而生。认识了常、乐、我、净、真、实、善、美、广、静,那就是我们的佛性。然而参禅学道的人,每每忘记了自己是佛,往往心外求法,心外觅佛,甚至于在心外之法又再生出许多的妄执分别。过去有一位女居士,收藏了一尊非常庄严的白瓷观音圣像,后来她听说要让佛像灵感的话,一定要送到寺院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六 忏悔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