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五 生禅品 问题讲解
身体如同一座村庄,五根是门户,而心就是这个村庄的盗贼,窃取我们的善事功德。如果我们能驯服心中的盗贼,使它归化柔顺,便能做心的主人,长养无上的功德。◆心如冤家身受苦:心是我们的冤家仇敌,专门替我们制造烦恼,使我们受种种的痛苦煎熬。所以,有一首诗说: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心如僮仆诸恼使:心好象是我们的书僮、仆人,受到客尘的驱使,向外攀缘,产生种种烦恼,这些烦恼都能蒙敝我们的智能,束缚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得自在。◆心如国王能行令:心是身体的国王,能够指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产生感官认知的种种作用。所以,眼耳鼻舌身都是听心的命令在执行任务。◆心如泉水流不尽:心好像泉水的源流,有泉源的地方,泉水涓涓流不荆心里的智能泉源,具有无限潜能,蕴藏无尽的宝藏,如果我们能有效的运用,永远也不虞匮乏。◆心如画师描彩绘:《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我们的心如善画的画家,能够描绘种种的图画来。心中希圣求贤,自然浮现圣贤的面貌;心如凶神恶煞,面容便如魔鬼罗刹一般的狰狞,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随心生,就是此意。◆心如虚空大无边:我们的心好像虚空一样广大无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常新。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我们的心一生,诸法跟着生起;心灭则种种法灭,心一灭,万法跟着幻灭。因此,我们的痛苦或快乐,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我们的心自己招感的。说到知心如幻,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莫以肉团心为心,莫以喜怒哀乐为心,莫以见闻觉知为心,莫以贤愚利钝为心。我们不要以为心脏、肉团心是我们的心,喜怒哀乐是我们的心,见闻觉知是我们的心,好坏智愚是我们的心。其实,这都是幻心,不是真心。所谓真心,如《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甚至于我们所造的罪业,在有为法的相上而言,罪业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从真心本性上来说,罪业是空性的,妄心如果一灭,罪也就没有了。所以,有一首偈语说: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如果你用无心证悟了自心本性,心的本体本来就是清净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因此你修行也没有增加功德,不修行也没有减少甚么。《五苦章句经》说: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我们的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从佛、菩萨、缘觉、声闻等四圣,到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凡。我们的心时而佛祖、菩萨、天堂,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一天当中不知在十法界中来去多少回。你发了慈悲心、菩提心,那不就是佛心吗?不就是菩萨心吗?你想布施,你想为人服务,那不就是天人的心吗?你起了贪、瞋、愚痴,想算计人,想杀人、害人的心,不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吗?所以,在我们的一心之中具足十法界。以天台家的说法,十法界中,每一界都有十如是,所谓百界千如,因此往往在一念之间,一念三千,如果不能知心如幻,就找不到真心了。为甚么真心难找?主要的是,有的人骑牛觅牛,骑在牛身上,却忘记了牛在那里。或是刻舟求剑,船在大海里前进,一不小心,剑掉到海里去了,他在船上划个记号,要待有空再找;剑在此处掉入海里,却到彼处去找,怎么找得到剑呢?镜里寻头,在镜子里面找头,镜子里面的头怎么是我的呢?水里捞月,水里的月亮,你怎么捞得起来呢?所以,不要被表相所迷,被外境所迷,要知道,真实的月亮在那里,真实的头在那里。我们的心,对于爱瞋、是非,是没有标准的。所以,知心如幻,爱瞋那里有标准?因此,经云三际求心心不见,亦即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两眼看前眼不见,两个眼睛看着前面,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睛。画宝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就是说我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