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讲话 第四 定慧品 问题讲解
日本的日光寺门口,有三只猴子的雕像,其中一只猴子矇着眼睛,一只矇着耳朵,一只矇着嘴巴。意思是告诉我们不当看的,不要看;不当听的,不要听;不当说的,不要说。这好比中国儒家所谓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六根接触六尘所引生的见闻觉知,虽然是妄想的根源,却也是觉悟入道的要门。所谓迷与悟之间的差别,只在于能否将见闻觉知转迷为悟,转识成智。有一位慧嵬禅师,一天在山洞里坐禅,忽然来了一名无头鬼,慧嵬禅师面不改色地对无头鬼说:你没有头,所以不会头痛,好舒服啊!又有一次,出现了一个没有身躯,只有手脚的无体鬼,慧嵬禅师又对此无体鬼说:你没有身躯,所以不会被五脏六腑的疾病所苦,这是何等的幸福啊!有时无口鬼现前时,慧嵬禅师就说,没有口最好,免两舌恶口,造业受罪;有时无眼鬼现前,慧嵬禅师又说,没有眼最好,免得乱看心烦;有时无手鬼现前,慧嵬禅师则说,没有手就不会赌钱,也不会打人了。尽管各种残缺鬼一再出现,丝毫惑动不了慧嵬禅师。所以,《般若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并非真的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而是教我们不要任由眼、耳、鼻舌、身、意执取六尘,不要让见闻觉知随境界而转。然而,如何才能让见闻觉知不随境界而转呢?佛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宝藏,也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只是一般人往往不识自家宝藏,每天都随着见闻觉知不断追逐过眼云烟的功名利禄,执取虚幻不实的五欲六尘,任由我们的真心在五趣里流转,在六道里轮回,殊为可惜!所幸我们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因此,尽管流转生死,本我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甚么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如何认识我们的真心本性?有一次,道吾禅师问云岩禅师: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请问你,那一个眼睛是正眼呢?云岩禅师反问:如同你晚上睡觉,枕头掉到地上时,你没睁开眼睛,手往地上一抓就抓起来了。请问你,问用甚么眼去抓的?道吾禅师听了之后,说:师兄!我懂了!你懂甚么?遍身是眼。云岩禅师一笑,说:你只懂了八成。道吾禅师疑惑的问:那应该怎么说呢?通身是眼。云岩禅师正色的回答。遍身是眼,这是从分别意识去认知的;通身是眼,这是从无分别的智能上显现的。能够识这一点,我们每个人无不是通身是眼、通身是耳、通身是鼻、通身是舌、通身是身、通身是心,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心外求法了。所以,一个真正会听的人,要听无声的声音;一个真正会看的人,要看无心的宇宙。心中没有声音,那才是最大的声音,如维摩居士一默如雷。因此,我们不要去追逐心外的色、声、香、味、触、法,所谓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恁么飞,无取无舍无罣碍。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如何见?如何闻?如何觉?如何知?只有靠我们自己来参,靠我们自己来行了,因为修行是一门别人无法替代的功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四 定慧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