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三 决疑品 问题讲解
人间的九百万年。往上推算,一直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长达八万大劫。◆天堂的人身体高大。依佛经记载,距离人间最近的四天王天的天人,他们身高九十丈。愈往上的诸天,身高就愈巨大。色界的最上层色究竟天,人民身高大约有二十六万五千公里那么魁伟,而台湾全岛从台北到高雄全长不过五百公里左右,天神的形体有多么伟岸硕大,就可想而知了。◆欲乐自在,胜于人间。天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物质非常的丰富,不但不处饥寒,而且已经泯除了忧悲苦恼、怨憎愤恨,一切已经到达随心所欲、有求无不得的境界,享受光明自在,轻安快乐的禅悦。◆定中安乐。从色界乃至无色界的众生,已经不再以世俗纷乱动荡的欲乐为满足,而能安住于甚深禅定里,他们都是过着禅定的生活,享受定中的轻安自在、法喜禅悦。3极乐净土:极乐净土也有四个特点:◆没有男女的占有。在极乐世界里,不像人间,他们没有男人、女人的分别;极乐净土的民众,都是莲花化生,所谓九品莲花为父母,所以他们没男女相。不过,有的人会认为,没有了男人、女人,人生有何意义?其实男女是苦恼的源头,假如没有男女相,这个世间一定减少很多问题。◆没有烦恼忧虑。根据《阿弥陀经》云: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因此,极乐净土的众生,没有贪欲、瞋恨、愚痴、嫉妒等烦恼罣碍,只有无尽的快乐。◆没有经济的匮乏。极乐净土到处都是七宝所成的亭台楼阁,到处都是金银财宝,连地上都是黄金铺地。他们不需要用钱,因此没有经济的匮乏。◆没有恶道的恐怖。人间不但有很多自然界带来的痛苦,如水灾、旱灾和风灾、地震等,还有很多的虫害、疾病,尤其是人为的战争灾难,种种的人我纷争,真是有如恶道般恐怖。极乐净土里,没有三恶道,只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因此没有恶道的恐怖。4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唯心净土。唯心净土也有四个特点:◆随遇而安:你能随遇而安,那里就是净土。◆随缘而生:你能随因缘而生活,到处都是净土。◆随喜而作:你能随喜工作,当下就是净土。◆随心而住:你的心能任运逍遥,随缘放旷,则随所住处,皆是净土。就如天上的太阳、月亮,不管乌云密布也好,或是刮风下雨也好,太阳、月亮都是那么逍遥自在的悠游于虚空之中,这就是随心而祝5华严净土:《华严经》指出的净土世界是:◆大小不二:一沙一石里,可以见到三千大千世界。◆一多无异:别人说一说多,其实一中有多,多也即一。◆动静一如:尽管无常变化,尽管世间不安动乱,不过,你的心安静自如。◆净秽无别:即使身处污秽里面,你要清净自己的心。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希望大家都住在净土里面。三.六祖对弥陀净土的看法如何?在各种净土里,禅宗所提倡的是自性的净土,是本心的净土。然而对于《阿弥陀经》所说的弥陀净土,六祖大师又是甚么看法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禅宗主张不着相,提倡即心即佛,自性是佛,所以禅师们过去所谓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为甚么佛来要佛斩呢?难道对佛(自己所信仰的中心),还有甚么仇恨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说明禅宗最看重我们的本心,自性上有了污染,有了牵挂,就如同我们乘船过河,到了彼岸以后,如要把船放下来,如果你放不下,难道还要背着船走吗?禅宗主张:我们信佛、拜佛,其实我们自性本来就是佛,佛性人人本具,因此不要再到心外求佛,佛在心内,你也不要想到心外有净土,净土就在心中。但是,理上是如此没有错,然而当我们还没有开悟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即心即佛,即佛即心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拜佛,我们还是承认,我们要念佛才能成佛。所以,六祖大师站在禅宗立场,虽然肯定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就是对佛说圣言量的肯定,这固然是很肯定,但是六祖大师并不鼓励大家忘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