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三 决疑品 问题讲解
看法,跟一般人就是不一样。在美国夏威夷,曾经有一个参与越战阵亡的军人,因为笃信佛教,家人于是为他礼请了一位老和尚来他为举行告别仪式。在一般的告别祭典中,除了诵经以外,通常总要为亡者说法。当时老禅师心里想:这个人是一个军人,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由而捐躯作战,阵亡牺牲了,现在亲朋好友来为他追悼纪念,不如我就用枪炮的声音,来作为今天的法语吧!于是,老禅师在说了一段话以后,后面本来应该说一首偈语,他就改成用枪炮的声音──碰!碰!碰!这声音一响,全村的几百人,大家一想到战争的凄惨,想到死亡的痛苦,想到为战争而牺牲的亲朋好友,一时悲从中来,人人痛哭流涕,场面哀悽感人。当时座中另外有一个还没有悟道的年轻僧人,他一看,这个老禅师今天用碰!碰!碰!这么样的感动人心,于是在另外的一堂告别式典礼中,他也如法泡制,把老禅师的这一套学了去运用。一开始,他就碰!碰!碰!三声,结果大家不解其意,只觉得滑稽唐突,忍不住都笑了起来了,于是原本哀伤的追悼会,弄得大家笑个不停,场面无比的尴尬。先前的老禅师,在节骨眼上碰!碰!碰!三声,大家痛哭流涕,感到人生是苦,世事无常;后面没有觉悟的学僧,因为不懂佛法的巧妙,虽然一样碰!碰!碰!三声,却弄得大家哈哈大笑。所以,迷和悟就差那么一点,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吃饭,一样的行住坐卧,不过,有了悟,生活的意境就不一样了。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有一次去拜访法融禅师。据说,法融禅师的道行高深,不但修到百鸟来朝、猿猴献果,而且跟老虎、狮子住在一起,打成一片。四祖道信初到,看见狮子、老虎张牙舞爪的样子,不觉举起双手作恐怖状。法融禅师看到,便说:禅师!你还有这个在吗?意思是说,你还有恐怖吗?随后法融禅师就去烧茶,在他烧茶的时候,道信禅师就在一张凳子上,写了一个佛字,当法融回来将要坐下时,一看佛字,悚然震惊,认为怎可坐在佛上呢?这时道信禅师哈哈大笑:喔!原来你也还有这个在!这则公案是在说明,悟道的禅师应该甚么东西都能够放下,狮子、老虎,你何必要恐怖呢?甚至连佛字,你又何必生起有无的心呢?当然,悟道的禅师在平常生活里面,并不刻意的表现出悟的境界,他看起来仍然和一般人一样。不过,有时候进入到禅的境界、定的境界,当然就不一样了。一般的凡夫,平常都是凭妄识在生活,这就是迷。我们如何才能悟道,如何才能对世间有另外的看法,而不再是雾里看花?我们如何才能看到真实的世间,如何才能够安住在真心里生活?迷悟的分别究竟在那里?迷悟的分别就在圣凡之间!凡是迷,圣是悟。当你迷的时候,无论走到那里,都觉不好,甚至天下之大,有时候竟无容身之处。但是如果你悟道的话,那真是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所以,觉悟的人居住一处,就是居住在一切处,只要悟道,宇宙虚空都我们的。迷悟之间差几许?虽然只差那么一点,却是需要多少的修行功夫,才能去迷觉悟呢?七.禅者怎样才能随遇而安?我们在世间上,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碌,多少的辛苦;甚至为了事业的竞争、名位的夺取,造成人际间的人我是非、毁誉荣辱等等。如果我们每天心随境转的话,生活一定纷纭扰攘,不得安宁。六祖大师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假如我们能够不让心随境转,而能转境的话,这就是修行有了功夫。尤其生活中如果有了禅,懂得用禅定来处理生活,处理我们所遭遇的一切,纵然身处纷扰的尘劳之中,也能安住身心。所以,能够随遇而安,懂得过一种洒脱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随遇而安呢?我分几点说明:1在食衣住行里要能随遇而安有的人三餐一定要吃山珍海味,没有丰盛的饮食,他就觉得食不知味。有的人一定要穿名牌服饰,一定要住高楼大厦、洋房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