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二 般若品 问题讲解
,要有智能的心,要有教育的心。善知识自己对佛法要有体证,要能通达如实的真如自性,要有慈悲、怜悯的心,要能方便权巧地为我们演说佛法。这就是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做一个善知识应有的条件。十.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传给我们一个证悟的法门,这个法门叫无念法门。念,就是分别;无念,就是不分别。在《六祖坛经》里面,讲到十种分别,这十种分别如何把它调和起来,让它没有分别。有时候,看起来是两个极端,例如有和空;但是在无念法门里面,有和空不是两个,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真空生妙有,妙有即真空。把这两个极端调和起来,就是无分别。现在我把这十种无分别,一一做个介绍:◆顿渐无别:禅有南顿北渐之别,顿就是即刻开悟的顿超法门,尽管你是一个凡夫,一样可以立地成佛;渐就是慢慢的修,慢慢的学,是逐渐、逐渐地明心见性。好像学生读书,有的是天才儿童、资优生,他可以跳级,不必逐年晋升;但是一般人就必需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读完初中,然后才可以上高中。不过,在佛法里,无论顿、渐的根性,在我们的真如自性里,所谓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都能见性。所以,在《百喻经》里有个故事说:有一个村庄里缺水,必需要到五里路之远的地方去挑水,大家觉得路好远喔!这一担水得来不容易,于是就向长官反应。后来,长官说:以后我们这一条路的名称不要叫五里路了,就叫三里路好了。村庄里的人听了都好高兴,心想:以后再也不必走五里路,只要走三里路就可以有水喝了。其实不管五里路也好,三里路也罢,都是一样那么远。因此,即使顿根的人,也不能以为善小而不为,还是需要聚集很多的大善小善;就是开悟了,也还是要修行。至于渐修根机的人,当然更要积功聚德,如此才能功果圆满。◆迷悟无别:惠能大师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这是说,人有迷悟,法没有迷悟。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有人问他:你几岁了?他说:四岁。胡子都白了,怎么才四岁呢?我确实四岁,因为我信仰佛教,追求真理才四年,我觉得这四年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我说四岁。过去的几十年岁月,因为迷而不悟,因此对老公公而言,这样的岁月毫无意义。不过,迷和悟其实并没有分别,迷悟只是正反的两面,由迷才有悟,迷悟无别不是胡涂,不是笼统,而是一种超越。三湘才子张剑芬居士曾作一对联:迷即众生悟即佛,二不成双一不单。实是深体迷悟无别之妙的佳句。◆智愚无别:惠能大师说: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世间上的人,有的人很聪明,很有智能,有的人愚痴无智,其实,本体则一。尽管怎么样的愚笨,只要有心,人以一知,我以十知,能够多用一点工夫,总是能成,所以说智愚无别。◆邪正无别:在世间上,有好人、坏人,有善恶、邪正等分别;但是在真理里面,所谓法无善恶,善恶是法,有时候,是佛法的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是佛法,例如:金钱本身没有好坏,使用不当,钱财是罪恶的根源;使用得当,可以造福人群。又如感情,处理不当,造成烦恼、痛苦;处理得当,则慈悲普爱世间,这也是对人间的一种贡献。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人有正邪,法无邪正。◆净秽无别:禅宗有一则公案:赵州禅师和徒弟文偃禅师为了信徒供养一块饼,师徒决定打赌,看谁把自己比喻成最髒最贱的东西,谁就赢得这块饼。你是师父,就由你老人家开始比吧!文偃禅师说。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只驴子。文偃禅师接着说:我是驴子的屁股。赵州禅师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便。文偃禅师不甘示弱地说:我是粪便里的蛆虫。赵州禅师无法再比喻下去,反问道:你这蛆虫在粪便中做甚么呀?文偃禅师回答:我在粪便里避暑乘凉啊!《般若心经》云不垢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二 般若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