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97集
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事实上世尊说法本来没有一个法,所以无一法可说。但是,〔无法法亦法〕,〔无法〕这个法还是法,又拉回来。〔今付无法时〕,就是传法,传什么法?传〔无法〕。你以为他在绕口令吗?他讲的是真实,因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龙树菩萨讲的。你读《金刚经》,燃灯佛并没有传法给释迦牟尼佛。所以达摩有几个徒弟,一个个问:「你跟我那么多年,一个个起来说。」到最后二祖慧可只是顶礼问讯,什么都没有讲,就是他明白这个精髓。要讲什么?〔法法何曾法〕,诸法实相,何曾真的有一个法。所以说缘起法,只是一个假名叫缘起法。为什么?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所以说实在并没有一个法,连法都破了。这后面的系列是因为这个法所生起的,现在连这个法都破了,这时候你的自性才是真正的清净,才会回归「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七首偈贯连起来,就是在讲这个。你去《景德传灯录》查三十三佛所讲的偈,不离开这个概念。所以我列出这七首偈,就足以让你开悟修行,也不用贪多。今天听到这七首偈,好好回去悟就够了,该满足了。假设过去你已经错过了,也不要期待未来,好好地把握当下。六祖大师很慈悲,他连最后要圆寂了,还怕弟子不清楚,一再地为弟子们讲,事实上已经讲过很多遍了,我们看《六祖坛经》,会觉得很感动。有什么问题,把握当下,你们不要以为下一刻、下一秒还会有什么机会。你的脑袋也不要告诉你:「我以后再慢慢学。」能够领悟是刹那之间的,不能够领悟,一辈子你也听不懂。为什么我们不能领悟?是因为我们当下的心不能够放下。但你偏偏不放下,你一直用你的脑袋在生活,你一直觉得你可以慢慢来,实际上就是在障碍自己。所以我们读《坛经》,你要把握住这个机会,重点你要学,不是学脑袋,学脑袋的东西我不教。什么叫学脑袋的东西我不教?比如说:「我好想知道《金刚经》在说什么?」或者你们现在好像知道《易经》在说什么,你想要知道这个干嘛?但是我们的潜意识想知道它在讲什么,这叫脑袋,叫知识,这个我不教。我们从以前到现在都犯这种毛病,我们一直希望所有的学问你都懂。比如说:「股票我不懂,我需要知道。」「投资理财我不懂,我想知道。」比如说:「我想成功,你可以教我怎么成功吗?知识份子喜欢知识性的东西,所以他猛读书;商人喜欢钱,所以他猛赚钱;父母亲的注意力就是摆在子女身上。但你想过一个问题吗?事实上我们今天谈《六祖坛经》,谈佛法,只有一个重点,我是希望,我只教你如何了解你自己,而不是叫你去了解那本经在说什么,那没有意义,那叫知识。你想过这个问题了吗?你很好学,一天到晚在研究很多东西,但你为什么不研究你自己?!我们今天就是要研究你自己,彻底了解你自己。当你彻底了解自己的那一刻就叫做明心见性,六祖所讲的「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我已经彻底地了解我自己了!我真诚、坦白地跟各位讲,我讲的话你可以回去思考看看。天底下所有的问题都是出自你不了解你自己:「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升学?」「我到底要不要创业?」「我到底要不要去考公家机关?」「我到底要不要结婚?」「我到底要不要出家?」「我到底要不要修行?」「我到底要不要移民?」你为什么会这样问?因为你不了解你自己。世间法跟佛法,没有那么狭隘,不要把佛法当成是想修行的人才要学的,没有那么狭隘。每个人都有生命,无论你是谁,如果你活着不了解你自己,你不觉得人生这一趟来是白来的吗?就是因为你不了解你自己,所以你不知道你到底是要冲还是要守,到底是要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97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