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92集
【居禅定而不寂;】我觉得很静。你不要停留在一种很静的状态,真正心很静的人不是宁静的那种状态,这样就不能够生其心。注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是活活泼泼的,所以叫善用其心。你的心要会用嘛!而不是说:「我修到禅定了,然后也不起心动念了,静静地定在那里。」那干什么?不需要这个样子。你学佛对跟错,看你怎么生活。你生活的样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对或错。好好地做,好好地生活。而不是说你做老板的,把公司收起来,死死的样子。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都无碍,那你就入道了。士农工商都是菩萨的化身。你是菩萨?一执着就是凡夫,一起分别对待就是愚者。【不断不常,】没有掉入两边,没有掉入〔常〕见〔断〕见。不要说一定怎么样,一定就是一边,法无定法才是佛法,佛法就是不二之法,不二就是不落两边。【不来不去,】不是现象界的问题。【不在中间及其内外,】无形无相的东西岂有个定点?有形有相的东西才有个空间。【不生不灭,】就是前面所讲的「道无明暗」。【性相如如,】就是平等的意思,也就是现象跟本体是不可以分开的,所以叫缘起性空。讲缘起事实上就含有性空的意思,讲性空事实上就含有缘起的作用。有的名词讲一个,另一个就涵盖在里面,但是怕你不懂,所以再讲清楚一点。【常住不迁,】无论你是六道轮回中哪一道的众生,尽是如此,众生皆有佛性。【名之曰道。】这才是佛法的真实义。【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跟〔外道〕有什么区别呢?【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相对生灭法。【将灭止生,以生显灭;】把生跟灭分成两个角度在讲,也就是当对方灭了,他就认为这是〔不灭〕。但这个灭不是真的不灭,而是它跟生的现象不同。【灭犹不灭,生说不生。】他所讲的生不生,是针对灭的现象来讲的,事实上他所讲的是相对的概念。所以他所讲的〔不生〕事实上不是真实的不生,〔不灭〕不是真实的不灭,并不是真实的样子,而是针对对待所讲的。有的文字你自己要去体会。【我说不生不灭者,】本来就是这种状态。以你们的角度来讲:「师父,我生起一个烦恼。」你生起一个烦恼,就要解决这个烦恼。但我跟你说本来就没有烦恼,这就是〔不生〕。但是你没有办法领悟,你就会说:「我生起一个烦恼。」【本自无生,今亦无灭,】「师父,有烦恼应该怎么办?怎么去修把这个烦恼灭掉?」如果能把它灭掉就是有灭,跟你说你本来没有烦恼,就像你本来没有病何必要吃药呢?已经跟你说本来就〔无生〕,所以本来〔无灭〕。你说:「哪有,我苦得要死。」没有错,因为你就是有生有灭,你人生的状态,你的脑袋就是活在这种世界,你怎么讲怎么思维都是这样。如果有个生可以灭,你的事情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你今天生一个问题,我帮你解决一个问题,不是灭了吗?明天又生一个问题,后天又帮你解决一个问题,不是又灭了吗?你的问题不是帮你解决了吗?这个解决是真的还是假的?假的。你这个问题是假的,所以六祖说灭犹不灭。你不要去研究文字,应该跟现实的人生结合,这样读佛法才有意思。研究了老半天,你真的能明白,人生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所以六祖说〔本自无生〕,就是一切万法本自无生,不只是你的烦恼,你的善恶执心而已,而是一切万法本自无生。因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今亦无灭〕。你想灭什么?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呢?有问题就来解决,那是因为你创造了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什么好解决的,这叫不生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所以不同于〔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六祖大师从第一品就讲这样的概念。大家读经典不要只看文字。〔善恶〕不要只解释成善恶,就是一切相对的概念〔都莫思量〕。什么叫禅?禅就是平常心,就是平等心,平等就是无二,就是没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