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82集
界的东西必然是无常,〔有生有灭〕就是生灭,生灭就是〔无常〕。这句话没错,它本来是无常的现象。【法身有常,无知无觉。】这句话就有明显的错误,错在〔无知无觉〕。如果他说〔法身有常〕,有知有觉,还可以骗外行人。但这个连外行人都觉得不对,他就是对〔法身〕不了解,他以为〔法身〕就是性空,空就是没有的意思,所以才说〔无知无觉〕。你要知道,禅师虽然用功读了《涅槃经》十几年,但是一个观念可以错一辈子都不知道,除非有人点醒你,但这时候还是要靠你自己的福德善根,因为有人点醒你,还要你能接受才有用。【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他的认知就是有个色身和一个法身,所以他在思维不知道是色身还是法身〔寂灭〕。【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当我们要死亡的时候,我们作个譬喻,这个譬喻叫相似,但要你自己死过才知道怎么苦,就好像将乌龟脱壳,好像把人脱掉一层皮一样,这叫〔四大〕分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四大〕分离是这么苦,假设是以〔色身〕为寂灭,〔色身〕这么苦,〔不可〕以〔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他以为〔法身寂灭〕就是空,因为他前面讲无知无觉,所以他这里讲如果〔同草木瓦石〕,因为没有觉知,所以〔谁当受乐〕?有的人观念错误,他可以分析一番道理给你听,听不懂的人会觉得他很有道理,所以你不要听人家讲话讲得有道理,就觉得人家讲对,你真的听不懂。所以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不要以为人家引经据典就对了。还是要自己去用功,你才会有分辨的能力。你听法师讲,自己也要看,才知道他讲对了没有。你说:「师父,我看不懂。」那至少自己先预习也不错。【又法性是生灭之体,】〔法性〕就是法身。他现在说这个自性、法性、空性是〔生灭〕的本〔体〕,是无常的本体。【五蕴是生灭之用,】相。这样的分析不可以说是错,但他已经掉入分别,他认为色身跟法身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就是不平等。【一体五用,】[一]指法性。[五]指五蕴。【生灭是常。】生命是一种〔常〕态。【生则从体起用,】〔生〕,实无生,缘生。【灭则摄用归体。】〔灭〕,实无灭,这叫究竟。他现在所讲的是一种推理,事实上你看不出破绽,这是他自己观察的现象。现象就是我们所讲的缘起,缘起当下的体就是空,不是它消失它生起才是空,说消失说生起原则上是一场梦。《金刚经》分明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常见。〔听〕就是允许的意思,也就是所有的有情的生命,假设能够允许它不断地重生,所以叫〔不断不灭〕,这叫常见。【若不听更生,】意思是说死了就没有了,也就是说死了就不会再生。【则永归寂灭,】事实上这位禅师对〔寂灭〕的解释就有问题,很多人把〔寂灭〕当成死亡。【同于无情之物。】断见。也就是说他的理论不是掉入常见就是断见。【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这句话很严重,他把〔涅槃〕当成死亡,也就是说这世间所有的一切,无论有情无情,到最后一定要死亡。这就是我们人生哲理常谈的问题,好像死亡是一个魔咒,是一个黑洞,到最后一定要进入这个黑洞,被它所框祝这个概念是我们一般人讲不出来的问题,他今天讲出来了,但这个问题也是陷阱,因为他对佛法不入道。他读《涅槃经》,这本经是佛临〔涅槃〕时讲的,但他对〔涅槃〕真正的意思没有领悟到,他一直认为〔涅槃〕就是一个最终的目的,甚至肤浅的认为是死亡。【尚不得生,何乐之有?】每个人到最后都会被这个魔咒所困,就好像也不能再生了,那这样怎么会寂灭为乐呢?简单地讲,我们在请法没有这么厉害。你请法问的问题,跟人家请法问的问题,根本就落差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