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78集
我昨天跟同学谈,我说好人跟修行人不一样,好人就是愿意帮助别人,修行人原则上是要面对自己的心,愿意降伏自己的心。问题是,做好事不会很困难,要降伏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为什么这么困难?因为你只要进入你的心,你的心就会跟你唱反调。你遇到它唱反调你就逃出来,除非你明白这个道理。法达并不是不相信六祖大师所讲的话,他很慈悲怕其他人因为听了六祖大师这么讲,不相信,就会诽谤六祖乱说。到今天为止,还有很多人在批评六祖惠能,而且还是学佛的。没有学佛的人怎么知道六祖大师在讲什么?!就是有学佛的说《六祖坛经》不可以看,说六祖大师的观念破坏很多的佛法。我真的听过人家这样讲,而且我还看到有人到处发传单,意思说《六祖坛经》害人不浅。所以,你假设有所疑惑,自己好好地再去研读就好。我们没有开悟,不要妄谈自己的意见看法。为什么有的人疑惑六祖大师所讲的话呢?因为确实大部分的佛经都讲说成佛要很久很久,我们统称叫三大阿僧祗劫,而且有的佛经都很有名,像《华严经》,我们修行需要有个次第,光是菩萨的程度就有五十五个位阶。《六祖坛经》说:「迷即凡夫,悟即是佛。」六祖大师从没有说你悟就是阿罗汉,他直接跳到佛,他跟其他佛经讲的不一样,因为光是阿罗汉之前就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从阿罗汉到菩萨的层次又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常常奉劝同学,每本佛经有共同的地方,不外乎就是要告诉你「你是佛」,但每本佛经有它不一样的地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每一本佛经有它的特色,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多看一点,你对佛法整体会更容易了解。比如你读了《六祖坛经》,你会明白这些是佛的概念,但是你不明白释迦牟尼佛的过去的背景,你要读《法华经》才能够真懂。但你不明白佛的境界,你要读《华严经》。到底有没有地狱?你要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到底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你要好好读一读净土三经。你不要用你的概念去评判,这是没有意义的,你有心的话就自己去看。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有些人没有时间读那么多经,那你好好读你的经,其他的你不要乱诽谤,你要承认你没读,这样就好,老实去面对自己。法达为其他的众生问这个问题。【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这里讲的〔三车〕就是三乘,为什么用这三车?就是这三种动物在拉车,一种比一种更有力气的意思,〔羊〕不及〔鹿〕,鹿不及〔牛〕。但你看这里不止三车,因为还有大〔白牛〕〔车〕。说三车也对,大白牛车不讲就是三车。羊车就是声闻,鹿车就是缘觉,牛车就是菩萨,这叫三乘。大白牛车就叫一乘,也叫佛乘,所以说三乘也可以,说四乘也可以。这样的概念对有学佛、没有学佛的人都很复杂。佛法难懂就难懂在这里,每一本经典所描述的内容不一样。每一本经典到底是怎么来的?比如说你今天跟一群小孩子在聊天,你把聊天的内容记录下来就叫小乘;明天又跟一群青年聊天,把它记录下来,姑且叫中乘;明天又跟一群老年人聊天,把它记录下来,就叫大乘。表面上听起来是矛盾,事实上不矛盾,因为我们聊天的内容不一样,聊天的对象不一样。我用老子的话来形容,对刚求学的学子,你跟他讲:「为学日益」,也就是:「你愿意好好地求学,你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广博。」但当他已经毕业,出社会了,你应该跟他讲:「学问的目的是什么?你应该为道日损。」就是:「学习那些东西原则上是来减损自己的脾气和毛玻」就是因为层次不一样,讲的内容就不一样。比如说,有的法师看到你说:「你要好好读经。」你不可以说他错。有的法师跟你讲:「不要读了,好好地念佛吧9你也不可以说他错。但是哪里错?如果那个人该念佛,你叫他去看经,那就是错;如果那个人该看经典,你叫他去念佛,那就是错。为什么?因为你教错,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