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77集
》三千部就这么自负,都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什么过失?贡高我慢。【听吾偈曰:礼】顶礼。无论我们向佛菩萨顶礼,还是向法师顶礼,目的是要降服你的傲慢,但你却不顶礼,就代表你傲慢。【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我们今天为什么那么多罪过?都是从「我」而来,都有个「我」,无论你现在行善也好,只要是有「我」,那个善不纯,不是真善,是沽名钓誉。你看看这句话,谁没有罪过?每个凡夫都是有「我」,难怪我们障碍这么多,因为我们造这么多罪都不知道。【亡功福无比。】诵《法华经》三千部的功夫,如果你不执着这个功夫,你报就无所限量。成佛的《法华》呢!诵《法华经》是很不可思议的呢!你能够诵三千部,又能够不执着这样的福报,在《金刚经》所讲的就是「「无住相布施」,「其福胜彼」。【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你们以后取名字要注意。【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赞叹他,很精进地诵《法华经》。【空诵但循声,】但是不懂经义。【明心号菩萨。】你诵《法华经》要懂佛心,要明白你的心,明白佛心和自心才叫〔菩萨〕。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法华经》是为菩萨讲的。【汝今有缘故】和六祖大师有因缘。【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佛讲经四十九年没有讲一个字,讲的就是道本无言。本体的东西本来是无言无形无相的,不可以来形容它。如果说它是什么,都是妄。有人常讲「越描越黑」,本体不可以描述,所以才越描越黑。【莲华从口发。】如果你真的明白这个概念,你才能够真正明白《妙法莲华经》到底在讲什么。所以你要听听不到的声音,你要看看不到的世界。大家看到的都很肤浅都很表面,都是假相。【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向六祖大师忏〔悔〕。【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六祖讲得多好。你们在读经典,请问,是经典讲错还是你自己不懂?这个讲得很直接。我们不可以以凡夫之见,来批评圣人之言。就好像有人批评《论语》过时了,批评《道德经》太不切实际,或有人批评佛经太消极了。我们自己执迷不悟,自己看不懂却不知道。如果连圣人都不臣服,你要臣服谁?臣服你自己吗?如果是这样,你自己又是什么样子?反观回来,才知道我们自己太无知了。〔法即甚达〕,经中讲得很清楚。〔汝心不达〕,自己没有下功夫才不通达,所以心有障碍。〔经本无疑〕,经中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汝心自疑〕,自己生起了障碍迷惑,读这本经怎么会懂?!我之前教过《楞严经》,那时候我还没有出家,就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您不要教这部佛经,因为这本佛经是伪经。」我就笑笑说,如果这本经是伪造的,那伪造的人也太高明。为什么?那个人根本是佛,不然他怎么能够仿造这样的思想?你对这本经这样读它有什么意义?你怎么会懂呢?所以大家要察觉到自己的问题才是重点。【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这就是问题了。你们有在诵《金刚经》,《金刚经》以什么为〔宗〕?我们自己在读,但是你不知道它的宗趣,它的根本思想到底在谈什么。被这样一问,法达讲不出来,他的意思就是:「我只会诵经而已,哪里知道什么宗旨。」这就看出来我们在学东西很盲目,不明白。你清楚再去学好不好?不要不清不楚。我还是建议各位,因为经典太多,在读之前,还是要先请问内行人。比如:「师父,我比较喜欢读《般若经》。」我就跟你说要读哪几本。比如你比较喜欢读唯识,那我就跟你讲应该读哪几本。至少人家跟你讲你应该怎么读,否则读了老半天不知道在读什么。【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吾当为汝解说。】《六祖坛经》很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