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76集
知是只要对这个字不懂,对串连起来的句子的意思一定不懂,但并不是这个样子。」就像六祖大师可以反问无尽藏比丘尼一句话:「字你不是懂吗,那串连起来整本怎么不懂?」一样的道理,你现在去瑞成书局随便买一本佛经,每个字都看懂,连起来都不懂。奇怪!那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诸佛妙理〕讲的是本体,但是本体没有离开现象,现象没有离开作用,现象、作用跟本体这三个事实上都要去了解,缺一不可。有的人看到六祖大师讲这一句话,他学禅果然就不看经典,这样解释一定是错的。六祖大师的意思是说执着文字一定不明白妙理,但是〔诸佛妙理〕虽然〔非关文字〕,但是离不开文字,〔文字〕也没有碍到〔诸佛妙理〕。你要知道一句话:「缘起不碍性空。」缘起就是现象,性空就是本体。「性空不碍缘起」,本体的空不会障碍到缘起的作用,这才叫不二。【尼惊异之,】六祖大师这样回答,让无尽藏比丘尼吓一跳,我们一般人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样问一定是哑口无言,答不出来。你要知道,禅师有时候回答你问题,比如说,有人问禅师说:「什么叫道?」禅师回答说:「现在外面的布一块卖多少钱?」表面上文不对题,事实上已经回答了:道就是日常生活。「外面的布一块卖多少钱」,这叫日常生活,禅师用这样的方式来回答,内行人一听就吓一跳。重点是:「我已经懂了,所以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悟,有时候是不需要讲出来的,讲出来就会变成语言文字。你们在禅宗常常听到一句话:「言语道断」。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用语言讲得出来的,并不是本体,如果让你用思考能够想出来的,也不是本体,这就是佛经常讲的「不可思议」。思是脑袋,议是语言的议论,如果你能够明白这样的概念,就能够明白「诸佛妙理,无关文字」。无尽藏比丘尼一定有程度,她一听六祖这样讲,就觉得这个人太了不起,这个人谈的东西已经离开了语言文字。有时候,我们在对话要旗鼓相当,否则就牛头不对马嘴。有时候你不要讲太深,别人程度不怎么样,你就讲浅一点,不然一定会变成笑话。所以我才劝你稍微正常一点,除非是要切入,也就是大刀举起来的那一刹那。如果别人对你很客气,你不用高兴,就代表你没有什么程度,所以别人才不敢拿出他的杀手锏。同理可证,经得起的,一刀就开悟。【徧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个高人来了。如果你真的是一条龙,叫你潜龙都没有办法潜,有一天必然飞龙在天。你是个君子,不怕别人不明白你,所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像六祖他逃难时,是躲避别人追杀,那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无尽藏比丘尼这样跟他宣传,一讲下去,大家都知道:我们村庄来了个〔有道〕的修行人。【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这个人是曹操的后代。【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你真的是修行人,不怕没有地方住;你真的是有道的人,不怕没有人护持。六祖大师没有说要盖庙,人家现在就替他把庙重修。本来庙就有,但已经荒废,大家重新把庙盖好后,请六祖大师去当住持。这里面的〔俄成〕,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这个寺庙就成为一个有名的寺庙。寺庙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那个寺庙盖得漂亮,而是因为里面的人。南华寺很有名,但是当六祖圆寂之后,经过几百年,南华寺曾经没落过。这段时间,首先是憨山大师,再来是虚云老和尚去整顿。当人已经圆寂了,那个地方还是会没落。但是你有德行,你就不怕没有地方。【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于是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六祖虽然隐姓埋名,但是由于他知名度太高,所以消息马上就走漏了,有时候我们到底是保护一个人还是害一个人,很难说。当时他的师兄弟还是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7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