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73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73集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没有学佛的人会觉得不容易懂。一身就一身,还有〔一体三身〕?在原始佛教并没有这样谈,到后面大乘佛教开始这样讲。但原则上不是一跟三的问题,而是从三个角度来谈内涵的问题,就好像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谈的意思,问题就只是一件事情。一样的道理,众生皆有佛性就是一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就从三个角度去展现。【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清净。【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慈悲。【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智慧。你要注意到六祖大师这样的开示,他前面都说〔于自色身〕,这个〔色身〕就是我们,〔色身〕虽然是假的,但是有用,你要藉假修真。天生我材就必有我用,你要会用。我再讲得更具体一点,你要借助这个色身来身体力行。你不要放任这个身体一天到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躺在床上睡觉什么都不做,这样太对不起你的身体了。身体为什么长眼睛?为什么有嘴巴、有手、有脚?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哪个地方没有用?我们的眼睛都是拿来看别人的缺点,不然就看一些不该看的事情,非礼勿视嘛。这个耳朵,一天到晚听一些有的没有的,你为什么要听那些呢?嘴巴一天到晚讲八卦,道人家是非,讲一些长短,这样有意义吗?难怪常常都会有问题。生这两只手,不拿来帮助别人,生这两条腿,不拿来跑腿,不拿来服务别人,你糟蹋你的身体,就是懈耽懒惰。有的同学懈怠跟放逸分不清楚,放逸指的是心,懈怠指的是身。心放逸,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一天到晚不是胡思乱想,不然就发呆,这叫没有好好用你的心。这个身体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懒洋洋的,这叫懈怠,大家要明辨它们的不同。你现在借助这个身体,从世间法的角度叫「自立立人」,从出世间法的角度来「自觉觉他」。「自立立人」跟「自觉觉他」有程度的差别。要帮助别人比较快,但是你要帮助别人觉悟很慢。我们也常常把这八个字连起来说,但事实上是不太一样的。我们虽然没有办法一开始就自觉,但是你所做的事情不要伤害你自己。你要好好读书利益自己,接着你要好好帮助别人、利益别人。做得到的你要从这里开始做,你要先开始去自立立人,以后才可以自觉觉他,会做的先做,我们现在要用这个身体好好地来修行。〔归依清净法身佛〕,就是透过这样的修行,让你体会到〔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它不是从外面来的,但它要透过你的体悟。虽然金矿有黄金,但是金矿要透过提炼,虽然你有佛性,还是要透过修行,你才能够清净,要明白这种概念,不然会混为一谈。一样的道理,你的〔自性〕虽然是清净的,但你现在都起烦恼、很执着,所以不能够明白清净,不能够展现清净,所以要透过这个色身来修行。再来,透过这个色身来修行,才能够产生〔千百亿化身〕,这就是慈悲。观世音菩萨就是这样,应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他是慈悲的化身。透过这样,把你的慈悲心生起、展现。再来,透过这样的色身去展现你的〔圆满报身〕,这就是智慧,让般若智慧彻底地展现。简单地讲,〔自性〕你说它是清净的没有错,它本来就是慈悲没有错,它本来就具足一切的智慧,没有错,但你要去展现,所以我常常说,学佛这三项很重要,你要展现出来。举个例子,你看到三尊佛像,假设中间摆释迦牟尼佛,就代表清净;左边摆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右边摆普贤菩萨,为什么叫普贤?普就是普遍,遍一切,贤能够利益别人,代表慈悲。如果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7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