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71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71集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自心归依净,】〔净〕指的是出家人。出家人跟清净有什么关系?今天有很多人看不起出家人,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出家人没有修,其实连在家人没有修你也会看不起他。问题是出家人虽然没有修,但是他有值得你尊敬的地方。他敢出家,你敢吗?再来,到底这个出家人有没有修?我常常跟有些出家人开玩笑:「我们没有修不要紧,我们就坐下来不说话,这样人家就感觉我们很有修。说下去就破功了。」我们就掉入这个陷阱,这虽然是开玩笑,但也是事实。因为当你看到一个出家人,光是看到他的外表就会影响到你,因为我们就是见相着相。看到一个出家人我们就想:「奇怪,他为什么会这个样子?9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要出家,也是看到一个出家人,他想:「这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出家呢?原来是为了寻找真理,想要解决所有的痛苦,这种人就叫出家人。」所以释迦牟尼佛自己才出家。一个出家人就会让人家觉得好清净,离开一切尘垢的,所以叫〔归依净〕。三归依中,无论是正觉还是净,我们今天学习,就是要自净其意,让自己内心清净,一个清净的心才能够叫平常心。但是大家却没有办法明白什么叫平常心,或什么时候才能够悟到平常心。【一切尘劳爱欲境界,】就是〔一切〕的境界,〔境界〕本身并没有好与坏,我们的内心才会产生好与坏。爱的相对就是恨,爱的潜意识就是执取,相反地就是想要去舍弃,我们对一切的境界都是这个样子,这叫染。「我很喜欢这个」叫染,「我很讨厌这个」也叫染。因为「喜欢」,你的境离开了清净,「讨厌」也一样,离开清净就叫染,染的意思就是说你已经执着了。我们不是喜欢就是讨厌,喜欢是染,讨厌也是染,难怪永远当众生当凡夫。如何才能够不取不舍呢?这样才能够达到自性皆不染着。【自性皆不染着,】净而〔不染〕。学佛法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要破执着,这也是你要思维下功夫的地方。破不了执着,佛法就白学了,执着就是你的玻今天为什么要修行,去学各种的方法?比如说你要闻思修,要戒定慧,或是要止观双运、定慧定持,无论学什么法门,就是要破执着。我跟各位讲一个最简单的概念,就是你们一天到晚在讲,但是永远都不懂的「随缘」。人家问我怎么修行,我每次回答的方式都不一样,有时候说我修行的方式就是常见己过,有时候说我修行的方式就是观照自己的心,有时候讲我不会修行,有时候说我修行的方式就是随缘。你若了知随缘,必能破你的执着。我们今天都不随缘,都叫做逃避、随便,不然就是攀缘。很多人怎么解释随缘?同学说:「请问师父,打电话叫攀缘还是随缘?」请问,躲在家里是随缘还是攀缘?以你学佛法的知识,你应该懂得什么叫随缘。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叫随缘;不该那样做而去做,这叫攀缘。而不是说:「我以前打电话都攀缘,师父说要随缘,所以现在家里的电话都停掉。」这叫傻啦!难怪没有学佛的会笑我们。我为什么会这样跟你讲来破执着呢?执着就是不会变化的人,执着就是不懂无常的人。既然会变化,它又是无常的,岂有执着的道理?!你怎么练习不执着?你现在应该随缘生活。「我时时刻刻练习不执着,我不执着的状态就叫做随缘。」不然,你的随缘是有问题的,你讲的道理不可以成立。你可以思维一个问题,比如说:「我执着我的女儿。」「我执着我的先生。」你知道你的脑袋怎么想吗?你怎么观你的老公?「老公以前英俊潇洒,现在发苍苍齿牙动遥」你坐在那里观「我对你不执着了。」你们不用笑,很多人坐在那边打坐各怀鬼胎,不知道在想什么。有的人坐在那边,脑袋就幻想一个场景,好像自己拍电影,当导演,然后看它怎么样。你们真的不用笑,有很多人是这样观的。我所讲的观察是二十四小时都可以观的,应该怎么观呢?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