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70集
你可以学习对每个人都恭敬,一不恭敬,你马上就察觉,这是修行。我知道我现在对你生起恭敬心,那是修行,我知道我讨厌你,那也是修行。为什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能够觉醒,能够马上察觉我对你产生不善的心,这就是修行。你们不要太多的挫折和无奈,当你们产生这个心,马上能够察觉,还好,你能察觉,这是修行。你不要气馁,「我修那么久了,还是这个样子。」你不要被你的心打败。也就是说,「我时时刻刻可以看到我的心的状态,但我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你对所有的人都生起一种恭敬心,那是一种结果,不是因。你现在的因是什么?「我能够察觉到我对你不恭敬,我马上可以察觉到。」就像你们来听课一整天,但是你要马上察觉到你不专心了,你可以吗?你不见得察觉到你什么时候不专心。我们依此类推,「假设简单的我做得到,困难的我才有办法做得到。」简单的就是我刚才所讲的:「我对人可以产生感恩的心、体谅的心或恭敬的心。」直到有一天,你才可以这样讲:「我对任何人的心都很清净。」清净的心是最困难的,这跟无常有关系,不可以只对这个恭敬,对另一个不恭敬,因为两个都无常。「因为他善,所以我对他恭敬。」请问,因为他善,因为无常,所以他会不会起一念恶?因为他现在恶,他也会起一念善,他们两个善恶都是无常,事实上我看他们两个都是无常的。但是凡夫不是,凡夫看到好人、坏人,就把他定位成是什么样的人,这叫做常。你怎么可以把他定位常呢?既然是无常,我对每个人必当礼敬。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今天的困难在于「我怎么看别人」,和「别人怎么看我」。你觉得哪一个比较简单?我怎么看别人比较简单,我们很多人都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都苦,苦在这里。糟糕了,我一瞪你,光是瞪你,就会把你瞪死,你真的很在意。现在,问题来了,你说「我对别人的看法比较简单」,光是这一点你都做不好了,怎么有办法承受别人对你的看法?!你要谈什么修行?!我讲这个东西是很真实的,我们在这个人生处世的过程,就是你跟我的关系而已,这叫做人情世故,光是这样就摆不平了,其他的东西就不用谈那么高深了。以无常的角度,我对别人恭敬,是我的事,你对我不恭敬,那是你的事。我只负责对你恭敬,我不需要对你产生抱怨或不满。你说这要用什么心来化解呢?别人对我,我当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个平常心说实在的,还不是真正的平常心,只是我们先用这个名词让大家容易懂。这个人对我很礼貌是无常,下一个人对我不礼貌是无常,所以别人对我的态度我都应该平常心。为什么你会苦、会难过呢?因为你的脑袋掉入一个陷阱,认为别人应该对你好。认为孩子就应该孝顺我、听我的话。你苦在哪里?你苦在你已经想好了,已经设定好「你应该对我怎么样」,这是陷阱。是谁跟你讲他会对你怎么样?不要掉入陷阱,不可以预设立场,不然一定会很痛苦。所以你怎么学习呢?「别人对我,我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我对别人,我应该以恭敬心来对待。」这叫修行人。这种概念很单纯,「师父,那么简单哦9但是不简单,太不简单了,但很实用。修行本来就是要跟生活结合,如果你的修行和生活是拆开的,你还是不懂,这样学习不对。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可以跟所有的人在一起互动,而且在互动当中,你要充满了智慧,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贡高贪爱执着,】如果按照刚才我所讲的,六祖大师这些问题就完全不成问题了。〔贡高〕就是觉得自己很优秀,别人很差劲。〔贪爱〕就是好恶。〔执着〕,我们会执着苦乐,所以有人我、高低、好恶、苦乐,这个就是邪,你打破这些的概念就是正。【名离欲尊;】其实人最大的欲望就是「我」,还有比这个更大的欲望吗?执着「我」是最大的欲望。你能够不执着「我」就叫〔离欲尊〕,这才是离开欲望最尊贵的人。六祖大师所讲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