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65集
作用,事实上这句话已经包括了「体、相、用」,但是谈到这个体,我怕你掉入本体,然后你会去找一个主体。今天不能悟,就是你想要去找一个主体,你会重蹈覆辙,掉入「我」的概念。我常跟同学讲:「人生就是误会一场,我们误会自己,误会别人,也误会这个世界。」你误会有个「我」,误会别人来伤害这个「我」,你误会这个世界是永恒的。你一非加两非,叫三非。这个概念明白之后,接着你产生的问题当下解决。这些问题都不能成立,你的烦恼就不能成立,你有烦恼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有「我」就好像有一块玻璃,有玻璃必然要惹尘埃,不论你每天怎么擦,因为它有玻璃。如何让玻璃不惹尘埃?就是把玻璃打破,打破就是悟了。但不可以开悟了就伤害到别人,不可以说:「我开悟了,所以闯红灯。所有的红灯在我的眼里是本来没有红灯。」开悟如果没有作用,一点意义都没有。你要不断地作用,作什么用?就是要利益众生、服务人类,只要你抱着服务人类的心态,你就不会斤斤计较你付出多少。你对家庭、公司、社会、国家都要无私地奉献,不要抱怨。我从来不把佛陀当成伟大的宗教家,他实际上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作为就是教育。同样的,你跟你的孩子、另一半,跟你的同事、朋友讲话都牵涉到教育。你要怎么教育对方呢?我们帮助别人只有一个重点,就是:「我如何帮助他觉醒?」无论你跟他谈什么,讲各种譬喻,万变不离其宗,你所讲的就是要回归到他的内在,让他觉醒,教育所有的人都回归自心,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我以前在企业界上课专门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区块根本没有人谈,你能够谈到这个区块,假设人家也愿意去认同,将来就好管理,这就叫做无为而治,大家自动自发,很多事情都好谈。生命要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帮助别人亦复如是。生命的实相是很难谈的,当你没有把握,请不要轻易谈。为什么?因为常常变成争论。如果你跟人家争论,就是自己执迷不悟。能够让我们改变的,我们毫不保留地跟他分享,假设他已经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了,请你就跟着他,走进他的象牙塔,走进他的泥沼,接着因为你愿意跟着他上山下海,你们就培养了认同感、信任感,最后他反而会听你的话,你再带他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带他从泥沼中爬出来,这就是窍门。但是,往往你们在象牙塔里遇到九二一大地震,全部被埋在瓦砾堆,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功夫,如果没有那个功夫,就不要进去。我再讲个更现实一点,佛法最现实,没有什么比佛法更现实,「有能力我愿意帮你,没有能力我会离开你。」我从来不会挽留学生,你们很久没有来,我也不会跟你们说。「师父,您怎么不关心一下他们?」不是我不关心他,而是不可以这样关心,这样是没有意义的。有几个重点你要明白,明白了,就成为你人生处世的态度,做事情不拖泥带水,人家就觉得这个人做事情很有智慧。以后你看到一个人叫西迁,那个人就是我,我的名字叫思过西迁。你叫我思过也可以,西迁也可以,思过西迁也可以,达观也可以,都是假名。事实上我们读过《六祖坛经》的疑问品,大家知道有个概念,不是说你念几句阿弥陀佛你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简单地讲,我们要懂得静思己过,要懂得去忏悔自己,一个人能够真正去思过,以后才有办法往生极乐世界。你修行任何一个法门,必然要思过。我用这个名字是有用意的,这个名字人家看到很好奇,透过这样的名字,我可以跟别人探讨分享,藉这个名字来跟他结个缘,任何的名字有它的用法。我们早上讲了很多的概念,智慧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宣传或是为了名闻利养的,也不是拿来比谁优秀,智慧是拿来度化别人的。现在很多念佛的人并不思己过,思过念佛,或思过修行才是真正的功夫。你们在念佛,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太一样。如果你们去参加禅七,我相信念佛的感觉会更不一样,感觉就好像念完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