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65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65集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自心无边众生誓愿度,六祖大师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自心指的是自己,既然是自己要度自己,所以就不是六祖大师来度我们。请问,想不想让我度?想。不是自心自度吗?要不要让我给你灌顶?如果去给人家灌顶会有智慧,那你介绍我去,我们这些书就可以资源回收了。你过去不明白就算了,如果你明白了,又那样做,那你到底在做什么?你可以不相信我的话,但至少应该相信六祖大师的话,不然就是你不相信自己。智慧没有人可以给你,就像能力事实上没有人可以给你,一切的道理尽是如此。如果你明白这个概念,事实上你的心已经安下来了。谁在成功?自己;谁在失败?自己。所以自成自败,成也自己,败也自己,这是第一个概念。第二个概念,谁可以救你?自己;谁能害你?自己。所以自救自害。接着谈修行,谁让你迷失?自己;谁让你开悟?自己。所以第三个概念,自迷自悟。有没有人反对这些概念?既然没有,那你们都没有事了吗?大家都有事。这是怎么回事?你认同这些概念,怎么还有事?道理懂,实际上执行困难,所以自难自易,这是第四个结论。简单和困难还不是自己创造的概念?!刚才谈「道理我懂,但做不到。」这样书就可以盖起来。盖起来不是说叫你去睡觉,而是盖起来思惟:「我为什么做不到?」不要小看这个动作,有这个动作就会有智慧,但一般人都不愿意这样做。你不愿意这样做,抄笔记是没有意义的。利用一天两天三天去思惟,想通就通了,没有比这个方式进步更快的了,这样叫做直指人心,叫做针对问题,叫个个击破。常常有人问我:「师父,您坐在那边做什么?」我说:「我坐在那边有时候休息,有时候打瞌睡,有时候念佛,有时候思维,有时候忏悔。」我不会固定在做什么。一样的道理,你们参加禅七的同学回来,没有参加的人一定会问:「你们在那边到底在学什么?师父教你怎么修?」别人怎么修,不见得适合你修,修行就要实践,实践以前要先有正见,就是正确的思惟、正确的人生观。信徒跟修行人不一样。信徒一般是求人,就是往外求,包括求佛菩萨。修行人就是往内看。你家的春联贴了吗?人家都贴「恭贺新禧」,你就贴「看什么」,别人看到会吓一跳。你不要笑,这是禅宗的公案。这句话不是问别人在看什么,是你在看什么?比如说你坐在那边看自己,大部分人坐在那里就看到自己在胡思乱想,或看到自己在起烦恼,看一辈子也只看到这样。当你遇到瓶颈时为什么不请教别人?不要这样呆呆地坐在那边看,而不知道自己看什么。我教你的最简单,看自己的过失,但你不见得做得到。大家肯定明白这句话,没有错,纵使我们遇到释迦牟尼佛,遇到六祖大师,观世音菩萨,到最后还是要靠自己。虽然天可以助你,但天要助你之前,自助一定在前面。自助之后,一定会有天助。【善知识!心中众生,】为什么我们叫〔众生〕?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叫佛?简单地讲,我们就是众生的心,释迦牟尼佛的心就叫佛心,这两个心本质一样,都叫心。哪里不一样?作用不一样,众生所生起的心就是折磨自己、折磨别人,佛的心所生起的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人。你为什么要折磨自己呢?有很多的概念让我们没有办法摆脱,事实上「我」就等于自私,「我」就等于痛苦,「我」就等于束缚,就等于监狱跟囚牢,「我」就是那根绳子。众生心怎么生起的?一切的痛苦迷失障碍都是从「我」这个概念生起的,没有比这个根源更大。悟跟不悟就是看你懂不懂这个问题,就像你一刚开始读《六祖坛经》,你读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6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