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64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64集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这就是六祖大师的讲解,真的叫做教外别传。〔自心〕的〔四弘誓愿〕是六祖大师讲出来的,一般的经教都不是这样写的。既然是教外别传,他所悟的道理不会违反经典,就是这么妙。我们一般发〔四弘誓愿〕叫通愿,共通的愿,菩萨到最后一定要发这四个愿,也就是说菩萨所发的愿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的。但是六祖大师说你应该以自己的角度来谈,什么叫做〔誓愿〕呢?我们常常说发誓,誓就是誓死不退,〔誓愿〕简单来讲就是一种决心。我们今天修行不是来乱学,你不要抱这种心态,你这样学不要说学一辈子,你多生累劫也学不好,因为你没有抱定誓死不退的决心。就像玄奘大师到印度取经一样,他遇到任何困难他也不退,他走到半路,人家劝他回来,说走下去会有生命危险,他也不回来,所以他讲:「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方一步生。」意思就是说誓死不退,这样的精神就叫做誓愿。但我们今天遇到挫折就退缩了,或被人家骂一下就不要了。学佛要下定决心,不然你就不能够成佛,因为学佛是因,成佛是果,很清楚,所以学佛当然就必定成佛,你要扪心自问,有没有这样的决心!〔忏悔〕,你的观念、态度不对,所以不明白佛法,好像有没有〔忏悔〕都没关系,怎么可以这样呢?你有没有下定决定度你自己呢?六祖大师叫你先从自己下手,把自己度起来你才有能力啦8欲拟化他人,自需有方便。」就是说你要度化别人,需要有权巧方便的智慧,这来自于你开悟。你没有见性,智慧是不够的。六祖大师从〔众生〕、〔烦恼〕、〔法门〕跟〔佛道〕四个角度来讲。我当初看《六祖坛经》,看了好几遍,怎么看都看不懂。我哪里看不懂?我觉得要么全部写自心,要么全部写自性,这样反而都没有问题,他为什么前面两个写〔自心〕,后面两个写〔自性〕?我还想可能是笔误。到最后慢慢懂了,这样写是对的,禅宗在谈心跟性有时候是同样一个意思,但在这里是分开的,这里的心讲的是用,性讲的是体,就是体跟用的关系。第一,〔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什么叫〔众生〕?众生就叫众缘所生,我们心中的众生,我们胡思乱想就是你心的作用,所以你心中有无数的众生,多到数不清,所以才说「众生无边」。但他们都是你的心创造的,你一直想东想西,有事想逃避,没事想做事。既然想做事就不要逃避,既然没有事就止息,我们的心真的是摆不平,一直在创造。你没有去了解你的心,就会被你的心欺负,你的心一天到晚在戏弄你,为什么不把它戏弄回来呢?我的心在生气,我就说:「你看,在那里作怪啊9它就无奈我何。我的心只要是生起欲望,我就说:「你看你看,它又叫我去做奴才了,我才不要呢。」好好地从这个角度看,以后这个心如果要作怪,它在你面前玩不出花样。但是,一般人没有这个能耐,心叫你去麦当劳,你就去麦当劳;叫你去睡,你就去睡;想懒,就懒下去,所以你当它的奴才嘛。透过这样的观察,观察久了,它不会有力量,自然就不会胡思乱想。这真是很有趣的事情,太妙了,这是要好好地透过观照,自己去修行,才能够察觉到这个问题,不然你是听听笑笑就好,你要去做做不到,因为业力,你根本就已经习惯这个样子了。我们「自心的众生」是等一下起个善念,这叫善的众生;等一下起个恶念,这叫恶的众生;等一下生起「我想努力做事情」,这叫精进的众生;等一下生起「我要很懒」,这叫懈怠的众生,很多,多得数不清。赶快度吧,度你内心这些众生,自己度,你不要被它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6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