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41集
家林志玲上辈子都在观世音菩萨面前供花,她今天才长得这么好看。「因果是平等的不是吗?」她一定会被气死,这叫过去式,也没有用。你知道窍门了吗?我不谈过去也不谈未来,要谈的就是现在,你要从现在下手,她的心才会打开。你家里面每天都有问题,你来学佛是学智慧,不是要来学名相,不是回去跟孩子说:「今天,妈妈学《六祖坛经》,我说一段给你听。」你这样讲,他没有办法接受和感受。举个例子,漂亮的人也有她的障碍,就像丑的人一样;漂亮的人有她的优势,丑的人也有她的优势。丑的人安全,丑的人好修行,漂亮的人要修行是很困难的。现在不是美跟丑的问题,而是美跟丑都有它的障碍和优势,我们不要羡慕也不要嫉妒,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我们刚才讲到梁武帝,就好像被他比下来了;比如你遇到一个人,他比你更会讲话,你就被他比下来了。我们凡夫就是这样,很痛苦,不明白任何的因缘条件都是〔平等〕的。只有〔平等〕,我们才能以平常心看待这个世界。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穷的人不要跟富的人比,矮的人不要跟高的比,丑的不要跟美的比,一条腿的不要跟两条腿的比,每个人各有他的因缘,你不要看到你失去什么,而要看到你拥有什么。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拥有什么呢?我们最大的平等就是众生皆有佛性。假设众生没有佛性,就不要修行,因为没有意义了。只要你能够正确地修行,人人都可以成佛。这是《坛经》里面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涅槃经》的思想。〔平等〕,以法义来讲,是要建立在「空」,才能够真正平等。假设你的心没有办法契入到「空」,你对待所有的人都不能够平等。〔见性是功〕是要求「我」,〔平等是德〕是对待「人」,见不〔见性〕是你自己的事,你看所有的人是不是〔平等〕,这就是一种〔德〕行。【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无滞〕就是无祝[常见本性真实妙用]是生心。合起来解释就是「无住生心」的意思,无住是体,生心是用,一体一用,所以〔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内〕〔外〕就是我们常讲的「诚于中,形于外。」对人家恭敬的人,内在必然〔谦〕卑。我们对人家恭不恭敬?我们是对看得起的人恭敬,我们是对佛像恭敬。学佛的人只要到佛寺,进了大雄宝殿,无论你是谁都会拜,如果佛像是石头做的,你就对石头恭敬,如果佛像是木头做的,你就对木头恭敬,但是拜完佛出来,对人就不恭敬啦!真是讽刺。大部分的人的心就是这样,他对佛像恭敬,但看到活着的活佛却不恭敬。只要活着的都是活佛,对佛像要恭敬,对活佛也要恭敬。为什么?因为平等。「师父,佛已经成佛,我们不是佛,为什么平等呢?」佛是已成佛的佛,我们是未成佛的佛,以后一定会成佛,你一定要〔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礼敬众生,不礼敬众生,你那个礼敬诸佛是骗人的。有些人听说念佛很好,听说念一尊佛的名号可以灭八十亿的罪业,如果念两尊,三尊,越多越殊胜,所以就来念千佛。念要念,功德相当地殊胜,对众生也一样,这才是修行人,因为「不二」、「平等」,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然你就是信徒。【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不执空。[心体离念是德;]不执有。不落空也不落有,「空有不离」是中道,功德就是中道。六祖说「自心能生万法」,所以叫〔自性建立万法〕,生了万法,心体离念,也不执着万法。后面的公案,六祖大师讲一首偈,他说「对境心数起」,他还是会起,只是「菩提这么长」,他还是很清楚的。虽然「对境心数起」,但是不会被境界影响,「对境心数起」就是不执着空,「菩提这么长」,也不执着这个有,这才叫做〔功〕〔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不离自性是功,]体。[应用无染是德。]用。这句话用前面的话来解释很简单,「见性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4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