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讲记 第40集
帝学佛那么久都不懂,我们就真的懂吗?你甚至会怀疑梁武帝佛法造诣那么高,他为什么问达磨祖师这个问题。佛经里面讲,只要你不是开悟的阿罗汉,你的念头你都不可以相信,没有开悟的人要讲正见是很困难的,几乎都是邪见。再说梁武帝为佛教做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达磨祖师回答说没有〔功德〕?因为梁武帝问错了,做这些事情叫做福德,不是功德。梁武帝只要改个字说「有何福德?」达磨祖师一定会说「善哉善哉,福德甚多甚多9功德跟福德到底怎么分辨?什么叫〔功德〕?〔功〕就是功夫,〔德〕就是自得,所以叫功夫自得。讲得更清楚一点,功就是功夫,指的是你内在的功夫,德是外在的德行,因为你内在有修行的功夫,你外面才能够呈现出那一种德行。比如说,你看到一个人,说他修得很好,你从哪里看出他修得好?从外在,德行就是透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凭什么修得好?就要在内心下功夫。现在梁武帝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事相,统称心外求法,他做的既然是外面的事相,这叫修福,就有福报,自然「如是因如是果」叫福德。你不要错把修福当修道,这是不一样的,修道离不开修福,但修福没有办法包括修道,就像天可以包地,但是地不可以包天。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福慧双修,专门修福的人,就像很多信徒。你自己可以补一句话,在〔实无功德〕后面,补上「仅有福德」,就很容易理解。【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在六祖还没有开示前,你要先建立一个概念,要明白功德和福德的问题。功德指的是体,「功」这个字偏向体,「德」这个字偏向用;「功」偏向内,「德」偏向外;「功」偏向理,「德」偏向事;「功」偏向性,「德」偏向相,有几个字很关键,你要先做个区隔。《金刚经》,「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离一切相,这是慧;「修一切善」,这叫福,这两句话就叫福慧双修,才可以「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福就是「行一切善」,你要修慧,必然要「离一切相」。梁武帝就是修一切善,但没有离一切相。为什么?离相的人就不会问达磨祖师这句话,问这句话的潜意识里就是要让达磨祖师表扬和肯定他,这还是他内在的障碍。我们的心常常是这个样子,你虽然做得很好,还是希望别人来肯定你。你为什么需要别人来肯定你、关爱你、尊重你呢?修行这种东西不是对待的,凡夫是对待的。你内在不能够突破这个概念,你永远都有障碍。比如,你要让一个人成功很困难,但要让一个人堕落很简单。同样的,我要让你笑很困难,但我要让你气很简单,我骂你几句,你就气死了;要让一个人冷静很困难,要让一个人发狂很简单,要击垮一个人真是易如反掌。再来,人性不可以考验,不要考验你老公或老婆,不要考验你所相信的人,还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睁一只眼是智慧,闭一只眼是慈悲。还没有开悟见性的人,每个人都有问题。我们学佛的人要明白这个概念,我们永远都要给别人机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4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