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34集
任;纵使你不留恋世间的东西,你也应该对你的生命专吧?但你对你的生命也不专。如果你对你生命专,你就能开悟。你没有这个心:「我要彻底去研究这件事情,一直到清楚明白为止。」举个例子,不要说佛法,我讲世间法就好,很多的科学家一天到晚只为了他那个科学问题朝思暮想,有位科学家为了想一个原理,有一天在洗澡,突然想到就冲出来了,他是谁?阿基米德。一样,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他就会思考这个问题,你就会捡起来吃而已。关键在哪里?他愿意想,就能够想出答案。开悟事实上也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叫参禅?为什么叫思维?禅师一辈子就思考一个问题,那个问题他懂了他就开悟。我们有没有思维?表面上是有,但是你的思维根本没有深入,而且你思维太多,那个思维就叫做胡思乱想。你一辈子都在胡思乱想,你到底要想到什么时候?学佛法不是不可以想,不要听我说「不要用脑袋」,你就不敢想,你只要针对一个问题想,这个「想」就不叫妄想,从这个「想」找出真正的答案,你才会彻底。我这样举例说明已经很清楚了。开悟不是件很奇怪的事,是因为你不愿意铁杵磨成绣花针,你不愿意针对那个问题去深入。我们的心散乱、不定,所以没有力量,你只要愿意针对你所想要的去探讨或观照,一直深入下去,有一天你一定会〔明彻〕,你就能够〔识自本心〕,就是了解你的生命,真正了解你自己。你自己是什么?你说是「缘起」也对,是「性空」也对,佛性就是空性,所以离开身心没有一个佛性。这个「性」就是它本来的样子,身心本来的样子就是「空」,那个空就是「佛性」,明白了就叫「见性」。当你见到那个性,为什么会有智慧?因为空没有障碍,所以你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不会起八万四千烦恼。佛法的理论要讲简单,我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跟各位分享,无论你是哪一节课来听,任何一节课都一样,你听懂就拿去,拿什么?「无一法可拿」谓之「拿」。在讲课时名之「有拿」,拿了之后名之「无拿」,就像佛传法给大迦叶尊者,在传的时候「有法可传」,传后「无法可传」意思是一样的,这个东西叫「心法」,到底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有你跟我知道,其他人不知道我们在讲什么,那就是一个精神体悟和核心。你想去探讨本心或佛性,本性或如来藏,这些名词在谈同样一个东西,它是什么?它不能光听理论,不是翻几本字典你就认为自己知道,字典所描述的也还是接近而已,还是瞎子摸象;别人可以形容给你听,但它是什么你不知道。举个例子,我们明知道水中捞月是捞不起来,明明知道水中的月亮是如梦幻泡影,但你跟一个人讲:「你看水中的月亮如梦幻泡影9他不见得会相信;他即使相信了也起不到作用。那个水中的月亮就像我们现在的身心,我们现在就好像站在岸上。我跟你讲:「你的身心就如梦幻泡影,你了解吗?」你说:「我了解。」「你执着吗?」你说:「我执着。」那你这样说没有力道,你就是要让他跳下去,让他去捞那个月亮,他大口大口地呛水而一无所获之后,才能领悟到「真的是如梦幻泡影9修行就是要这样修。你不要站在岸上听人家讲,你要跳下去,感觉才会深刻。不论你是贫贱富贵,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地位都一样,你不懂真理你就是无知。无知的人怎么会快乐?他注定会烦恼。「师父,我有很多心事想跟你说。」我当然知道你有很多心事,你跟我说也没有用,你打电话去生命线张老师也没有什么用,你不承认自己的无知,你有什么烦恼?就是无知嘛!你就是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但我们常常把不明白的事情推给莫名其妙的老天。老天在哪里?是老天爷,还是上帝,还是王母娘娘,还是太上老君?你把责任推给「祂」,「祂」是谁?这个是人是神还是鬼?还是根本没有你也不知道,你抱怨「祂」做什么?你抱怨「祂」,求「祂」都是莫名其妙。你要探讨真相,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3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