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31集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所有的经典都是因人而立,这是所有经典的由来。[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世间假设没有烦恼的人,根本不需要佛法;如果没有病人,就不需要医生和药,所以经文中有一句话「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一切心即妄心。【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万法本自人兴,]法不会讲话,要由人来阐扬。[一切经书因人说有。]这些经书都是针对人而说、而建立的。你一定要懂佛讲经的概念,你明白了就不会告诉人家哪一本最好,或哪一宗最殊胜,也不会问修哪一种最快。会问的没有正见,有正见的不会这样问。【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为小人]指小根器。[智为大人;]大根器。为什么不是只有一本?因为每个人程度不一样,就像每个人的病不一样,感冒和头疼不一样。我记得小时候被问得哑口无言:「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讲了那么多经典?」儒家是四书五经,最多十三经。佛家大藏经很多,就是因为众生有愚有智;经典一定没有讲错,在《法华经》里讲「初善、中善、后善」,只是因为有的讲得比较浅,有的比较深,有的比较权巧,有的比较究竟,差异在这里而已。【愚者问于智人,】譬如说,我们没有开悟,都是愚人,但你肯问不就得了吗?但是愚人不会问。同学经常说:「不是不问,而是不知道要问什么?」一般人的问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不会问,第二不肯问,第三乱问;你是属于哪种问?哪一种比较累?对我来讲,乱问是最累的。举个例子,你注意观察过律师和记者吗?他们很会问,一定不会乱问。你认为「问」需要学习吗?「听」需要学习吗?学校没有教你「问话」,也没有教你「听话」这门课,有很多的东西是学校没办法教你的,你自己要去学,因为它会影响你的人生。如果你不会问,也不会听,你考试第一名有什么用?任何学问一定有人懂,只要你在图书馆找得到的学问,就证明一定有人懂。但你就是觉得不要紧,那你就看着办吧!就像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佛,不学佛他也可以好好地活着啊,他就是不明白佛法的重要性。那天,一个学生打完太极拳,就听他太极拳的老师在批判佛法,讲得学生不知道怎么回应。他就问我:「师父,我太极拳的老师,太极拳打得很好,但他一直在批判佛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跟他说,你明天早上去打拳,打完之后,你去跟你老师聊天,说:「老师,我听人说太极拳是三脚猫的功夫呢9你老师一定会问:「什么人说的?」你就说:「一个不会打拳、不懂太极拳的人跟我说的,他一直跟别人说太极拳是三脚猫的功夫。」不会打拳的人居然批评太极拳?隔天早上跟他老师讲这些话,他老师果然中计,气得要命。他就问:「老师,你也不懂佛法,却说学佛是迷信;那老师你觉得。」有的人犯了错他自己不知道,你举个例子,他就知道错在哪里了;社会上这样的人很多,要教化人家就要会用譬喻。至于你不懂的事就要请问人家,你真的要问,不愿意问是你自己失去机会,你再不肯问,你真的是愚人。如果你真的想问,你就好好地思考一下再问。你说:「师父,我承认我是愚人,我也愿意去请教别人,但我不知道哪个是智者啊?」只要比你懂一点点的,就可以当你的老师,而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当你的老师,你愿意问别人,你就容易懂。如果说你不知道的话,至少人家还是出家人,当然,出家人不见得比你懂,但他必然有他的体悟才会出家,所以你可以问问看。当然善知识在家、出家都有,你自己去观察。【智者与愚人说法,】〔智者〕为什么为〔愚人〕说?因为愚者问于智人;此问故彼说,此不问彼不说,钟不敲不响,你问了,人家自然就会跟你说,这就是一种求法、学习的态度。【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愚人〕开悟之后还不是跟〔智人〕一样?你为什么不问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3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