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28集
们六个根本烦恼当中的「贪、瞋、痴、慢、疑、恶见」的「疑」,有「疑心」就不会有信,所以要断疑生信,你的疑要断。【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天龙〕,古时候的人认为,下雨是海龙王在管。事实上会不会下雨就是因缘,因缘到了自然就会下雨,这是因缘法则,但是六祖大师也是随顺唐朝时的概念。这个龙王让天下雨,下在阎浮堤,就是我们这个世界,这里指的是下大雨,代表「顿教法门」的意思,他现在讲的是一个大法;雨下得很大,包括城镇、村落,全部都被冲走,就好像这些树叶小草一样;这一段的概念就是说小乘人不能够承受大乘法,所以全部被冲走。举个例子,我们做父母的,虽然你的观念很正确,但是你不能够强迫你的孩子接受;你的出发点是为他好,但在他的感觉,你是在逼迫他,他是有压力的,要么他乖乖地听你的话,但是他从此就自闭了;要么他就叛逆,跟你吵起来;要么就离家出走;要么就自杀报章杂志不是都在报导这种事情吗?你讲的是对,但是按照他现在的因缘条件,他不受用,所以你讲的好话,反而变成坏话,伤害了他。不是你学了佛法,你跟别人讲,他就会受用,你要按照他的程度讲给他听,不然你会害了他;我们不要断人家慧命,我们就是要续佛慧命。你看,讲话就像一把刀,它可以善用,也可以杀人。因为小乘人根器不够扎实,一遇到大雨就被冲走了,表明他的格局太小了。【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这个〔大海〕就是大乘人的意思,大乘人的格局很大,所以纵使下七天七夜的大雨,还是不会漫出来,所以叫〔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金刚经》在心里,《金刚经》就是你的心;《金刚经》是镜子,你照镜子,就是看到自己。你把《金刚经》打开,就是看到自己的心,这样就代表你会看经,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心开悟解。他能够真正明白它的道理,他就能够开悟。一个开悟的人,彻底明白我们的自性早已具足般若妙智,完全不会怀疑,以后就按照智慧来观照。〔不假文字〕,不明白道理的人,都在借助文字,或抓着文字不放。《金刚经》就是手指头,它不是月亮;月亮在哪里?在心里;你刚开始,先抓着手指头,但抓着手指头不放的人不会开悟。比如说我们看到天空有一道彩虹,我们说:「你看9他一定顺着你手指的方向,才看到彩虹;但是他不是要看手指头,而是要看天上的彩虹。你读经典,读一年两年三年,你还在看手指头,这样看不对。你说:「我也想看月亮,但是我看不到。」你自己不知道吗?你现在在折磨的心也是月亮,只是这个月亮被乌云遮蔽而已。喜欢研究经典的人为什么叫知识份子?知识份子就喜欢说:「它在讲什么?」他喜欢研究学问。修行人不是这个样子。「这一段,无论它怎么讲,他是暗示我应该从这里下手。」真正能够见性的人,他懂了,不假文字,意思就是说他不需要照书背,不需要动不动说《金刚经》哪一段说什么,《楞严经》哪一段说什么。就好像刚才那个禅师讲「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这三句话,佛经里面没有这样写,那是因为他开悟见性,他用他自己的语言文字表现的境界,他不需要借助别人说过的名词,但是他并不是排斥文字,你不要误会。你真的懂,你讲一句不是佛经的话给我听,一般人就是讲不出来,你只要离开佛经,讲智慧的东西讲不出来,这代表你中毒了,过去执着烦恼,现在烦恼加佛法,负担越来越重。六祖大师遇到印宗法师,六祖才讲几句话,印宗就觉得他言简理当,不需要假借文字。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人家问你说:「佛法在讲什么?」你就说:「佛法就是在学习自我了解,就是要我们认识自己,这就是佛法讲的重点。接着,也让我们教别人去了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2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