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8集
之后就不敢来听课了,因为答不出来不好意思。今天又不是来这里拼谁比较优秀,来上课就是来学习放下,损之又损才是学佛的目的,修行会的先做,简单的先修,不会的不要高谈阔论,不要流于口头禅,不要口说般若,不识般若。要怎么学放下呢?学放下之前要先学习谦卑,能放下之后才谈得上见性。怎么样才能够谦卑?首先是「请问」,再来「倾听」,接着是「去做」。孔子的学问虽然很好,但是入大庙也是每事必问。依我的观察很少人有「请问」的习惯,聊天时各聊各的,遇到长辈也不见得会请问,只会在旁边听,因为连怎么问都不知道,这不是愚痴吗?或者你认为没有什么好问的,因为你傲慢,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也不愿意问,我们心中不是愚痴就是傲慢,这让你不能够通达一切。我从以前就很喜欢问,出家之前我会去逛街,各行各业都会进去看看,因为我都不懂,卖茶叶的、送瓦斯的、卖棺材的,我都会进去问问,我的世间法就是这么问来的。谦卑的人有一个特质,就是把他自己的概念暂时放下,当你请问别人时,同时要恭敬地「倾听」。但有的人只是随口问问,当对方诚心地告诉你时,你却不愿意接受,这是什么心态?你心中必有一物在障碍你,这一物很大,大得像喜马拉雅山。常常有人问我怎么修行,我说了两个小时,他说:「师父,我业障深重,我做不到。」我才业障深重呢!白说了两小时。所以你要谦卑的「请问」、「倾听」,接着是切实「去做」,不断的突破既有的概念,不断的放下自己的主观和执着,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有可能见到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