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8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8集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五祖早就知道神秀还没开悟见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相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因缘所形成的,只要是因缘所形成的,必然就会缘灭,既然缘生就必然缘灭,即曰「生灭」,只要有生有灭就不是真实的,〔皆是虚妄〕。从这个角度看,你现在所担心的事情事实上不是真实的,你担心的这个人也是个相,叫做「我相」,可衍申出「人相」,都不是真实的。如果说身后的不是真实的,一般人比较能接受,但说「自己不是真实的」则很难认同,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根深蒂固抓着自己不放,所以叫「寿者相」。如果说相是虚妄的,身心合和形成一个假我,所以生老病死是无常,心的念头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生灭,也是无常,都不真实。【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三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五祖明知神秀未见自性,引用《金刚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来论此偈未免有相、尽是虚妄;但还是要弟子们对偈焚香礼拜,〔依此偈修〕,即可渐渐得见自性,因各人根器不同,若是不能顿悟,可以渐修。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神秀表明写偈的目的就是请和尚能够慈悲指导他。你不要掩饰你的程度,我们学习任何事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实表现出你的程度,别人才能指导你。【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五祖认为神秀这首偈尚未见到自性,只是在相上修,不是在性上修,这样的见解要觅求无上菩提是不可能的。反问自己,你找到门了吗?答案是:连门儿都没有。人家还找到了门,只是在门外,我们连门儿都没找到。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何去何从!所以说,心要静下来,勇敢地去面对你的人生,确定你的方向,你才有机会一门深入。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无上菩提〕是觉悟的自性,要直接了当地去认识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这段话原则上是没办法解释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经中讲自性的地方你看不懂不要紧张,但是你要看懂佛告诉我们的理论跟方法,明白理论跟方法,你才能解行并进,才能契入这个境界。这个部分只能勉强说,就是相似,但是不要抓着我的话不放。〔识自本心〕,识就是认识;本心,可以从真心、妄心的角度来看。没有学佛的人你跟他讲真心、妄心,他完全听不懂,他说心就是心,分什么真、妄!事实上「性」是体,「心」就是它的作用,真心、妄心都有作用,分别在于:妄心是烦恼的心,真心是清净的心。换句话说,妄心就是乱用,真心是善用。我上课时常有人问我慧星什么时候撞地球?外星人什么时候来地球?这就是自寻烦恼,不该烦恼的时候乱烦恼,经常处在妄心的状态。所以〔识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