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3集
,所以叫做大智慧。接着有大智慧才能够波罗蜜、到彼岸,才能解脱,才不会被你错误的概念所绑。【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这样的听众已经包括了各种阶层的人,你现在要去找一个这样的法师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常常掉入一个陷阱,以为自己所学的是最好,这是你始终不能打破的概念。假设你们共同来学习,你们会有共同的语言,别人不见得听得懂。但你学了佛法后,不知不觉用「佛曰」,「金刚经说」,你不要这么说。学了佛之后,就说佛法很好,想拉人家去学佛,难道基督徒不能说基督教很好吗?如果说双方都没有错,为什么不能好好相处、好好沟通?所以两个人都不会开悟。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在学习的人,都是各持己见,包括同样的概念,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你不明白真理,我们会一直分别,去创造你自己的概念。你好好观察一下自己,你跟同辈、长辈、不同信仰的人,可不可以相处得很好。如果你跟任何人讲话,都讲得很好,这就代表你真的懂。真理是哪个教?哪个种族?哪个学历?没有,我们学佛的人不要觉得我在学佛,就有意无意说别人是「愚痴的众生」,或潜意识里说「跟你讲没有用,你不懂啦9这样你就是迷,迷得很深。一个大彻大悟的人和谁都可以讲话,不管谁来跟他请法,大家都听得法喜充满,这是为什么?我们一般人犯一个毛病,我想讲什么,我会什么,或我的概念是什么,他讲话一定是这样讲。应该是要看我的对象是什么,所以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是针对他讲的,依照他的观念、概念、程度,他能接受的语言模式跟他讲话,这是一门很深的功夫。你先从这里去观察,把以往的模式改掉。这样你跟任何人沟通都没有问题,而且真的能够去利益别人。第二种模式,比如我在上课,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针对所有的人,那你说我的重点摆在哪里?讲出每个人共同的心。因为你们每个人都有心,从心讲下去,每个人都能了解。有个人问禅师说,你会不会打猎,他说我虽然是出家人,但我也会打猎,他问猎人会不会?问他一箭射几只?猎人说一箭双雕,禅师说那你不会射箭,我是一箭射中一群,射中你的心就是一群。很多人的时候,从「心」下去讲。按照你的程度你自己去理解,但是每个人的感触不太一样。【同时作礼,】为什么要作礼呢?请法就要恭敬。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一分成就,十分恭敬十分成就。你若是没有恭敬心,就是没有决心。【愿闻法要。】你要相信,是很困难的,尤其你要相信自己是更困难的。相信别人没有相信自己困难。我们所有的人今天不会决定,不会成就、成功,是他一直在否认自己,知道他自己做不到。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否认自己呢?因为我们长期在骗自己,你自己的想法不能够坚持,知道自己只有三分钟的热度,知道很好,但还是很懒。这个东西没有人有办法帮你,当你不再骗自己,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否则你会自己看不起你自己,这是个败笔。如果这个根深蒂固的概念不拔除,后面的东西都不用谈。好像这件事情可以决定,但是你不敢决定,给自己留后路,为什么?因为我太了解自己,善变。所以它不是个很高深的学问,而是你自己跟自己长期以来在唱反调。你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励自己这个众生。这个东西要建立,〔愿〕是我愿意。若是你不愿意,你的力行和实践一定是有问题的。你每次来上课并不代表你真的做得到,你能不能彻底改变是另外一回事,不要以为你来上课就是学佛,你一直没有真正明白我今天不是要了解它是什么,而是我要变成那样的人,变成有智慧、慈悲、自在、清净的人。大愿才会大行,小愿就小行。愿跟行是什么呢?有愿无行,空愿;有行无愿,不长久。我们今天来听课,愿不止是心甘情愿,还要加一个誓,誓愿,这样的愿就是我下定决心要这个样子,这个愿要加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