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九集
、小智慧之人,听了如此法门,心里必定疑惑不信。为什么?譬如,天龙降雨于阎浮提大地,城市、村落都漂流于大水中,如同漂流草叶一样。如果雨水落在大海中,大海的水却不见增减。大乘根性之人、最上乘根性之人,听闻别人说《金刚经》,由于经典启示,就能心开悟解,因而知道本性自有般若智慧;这是自己运用智慧时常观照的缘故,不是假藉文字的灌输、记问而后知道的。譬如雨水的下降,不是从天而有,原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都能平等的蒙受雨水润泽。一切河川流入大海,河水与海水合成一体。众生的本性般若智慧,也是如此。在这番开示中,六祖为我们介绍《金刚经》,教我们应当持诵。五祖也时常教人:「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金刚经》一卷五千言,乃是诸佛实相般若照见诸法如义的最上第一开示。如果是大乘根性、一乘根性人,的确很容易悟入。【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校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小根性人听闻顿教法门,犹如草木根性小的,小树、小草,根小,若被大雨一冲,就全都自己倒下去了,不能再继续生长。小根性人不堪承受大法,也与这种情形一样。其实所谓小根性人,原本就具有般若智慧,与大根性、大智慧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何以闻此顿教大法,还是不能自己开悟?追究其根源,因为他们执着邪见的所知障太重,烦恼习气根深蒂固;如厚厚的云层遮蔽了太阳,若得不到一阵强风把云层吹散,太阳的光明则不能透出来。自性般若智慧本来人人具足,亦无大小差别,只因一切众生自心有迷悟不同。迷失自心之人,因而外生邪见,舍自心而心外求佛谓之修行,总是不悟自性,此谓小根性之人。倘若闻法开悟如此顿教法门,不执着心外修行,只在自己心中常存正见,一切烦恼尘劳常能不染于心,这就是见性。六祖大师在这一节开示中,说明众生因根性的不同,所以闻法、开悟的机缘各有差别。凡是看不破、放不下、被境界所转者,就是小根性。小根性又如何能信受一真无妄的大法?《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换句话说,果真能放下身心世界,看破一切境相原本皆是虚妄,即时烦恼障、所知障、人我执、法我执无不应念化成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见性成佛。六祖大师在此,将一乘佛法、最上乘佛法的修学理论、方法、纲领和盘托出;这部经典,不愧是大乘佛法中最好的指导纲领。我们得到这个纲领之后,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能用得上。譬如,多数修净土法门的同修们,若能明了六祖所说的纲领,依照此纲领来念佛,我们必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念到一心不乱,而且是理一心不乱,这种功德太殊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