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六集
六祖坛经(第六集)1981年中广电台档名:9-4-06【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五祖又说:「过去初祖达摩大师初到中国传教,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师承,如果没有信物,谁能相信?传此衣钵表信,代代相传,续佛慧命。法门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什么是法?《血脉论》云:「三界兴起,同归一心。」《楞严经》云:「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血脉论》云:「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黄檗禅师说:不得一法,名为传心。如果真的彻底了悟真心,就是无心无法。既然是说无心无法,怎么能传?怎么叫做传?禅师说,你听说以心传心这句话,就以为真有可得,可以得到吗?祖师说: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古德说:「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耳。」是以悟须自悟,解要自解。要知道,记问之学原来是人家的知见,不是自家悟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本体』是指宇宙人生万有的本体、理体,佛法称为自性、本性。从上祖师代代承传,唯传一心,别无二法。一心就是本体、真心。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才是禅门的宗旨。【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五祖说:「衣钵乃是争夺的祸端,传到你手中为止,不可再传。倘若再传衣钵,必定会由此引起杀身之祸。你必须赶快离开这里,恐怕有人要伤害你。」惠能问:「我要向什么地方去?」五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是指广西怀集县,「会」是指广东四会县。这两句话,是指点惠能大师潜修养道、隐藏的处所。下面一段是讲六祖依教南隐潜修之事。【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艣自遥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艣。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惠能在三更接受衣钵后,说:「能本是岭南中人,来此虽久,却不知此地山路,如何能走得出去而到达江口?」五祖说:「你不必忧虑,我亲自送你去。」五祖一直送惠能到九江驿边,已经预备好的船只,五祖叫惠能上船,五祖自己把橹来遥惠能说:「请和尚坐下,弟子应该摇橹。」五祖说:「应该是我渡你。」惠能道:「迷时要靠师父度,悟了以后就要自度;度的名词虽然一样,但是它的用处是不一样的。惠能生长在边方,说话的语音不正确,承蒙师父传授心法,今已得悟入,应该自性自度。」五祖说:「如是!如是!以后的佛法,由于你的弘扬,将来大行于世。你去后三年,我方逝世。你现在好好的去吧!努力向南方去,也不宜早出来说法,因为弘扬佛法的机缘是很难兴起的。」「自性自度」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学佛未悟,依善师,只能得生人天善果;如果想了生死、超越三界六道、证得无上菩提,必须自性自度。古德说:「如果佛能度众生,过去诸佛数目超过恒河沙,一切众生早该度尽,为何我们到现今还流转生死,还未成佛?」是故当知:诸佛菩萨只能诱导我们见性自度的方法,正如指点我们方向途径,方向还是要自己明辨,路还是要自己走。所以说,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六祖悟后,知道度生自度的道理,五祖这才赞叹他说:如是如是!其次是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