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讲记 第三集
然无语。所以,出家人要知道为众生造福,广结法缘,为当来普度众生做资粮,万万不可以享福;一享福,总不免才觉又迷。「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莲池大师说:「醉生梦死,这句话是真实话。世人大约分作贫贱、富贵两类,贫贱的天天忙于衣食,富贵的也天天忙着享受,二者受用虽不同,其忙则一。忙到老死而后已。身虽然死了,心忙还没有止住,于是带着这永无休止忙碌的心再投胎,再忙到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纵然经历百千大劫,也无了期。再看看诸佛菩萨,朗然独醒,大丈夫应当如是。」五祖说:「自性若迷,虽有大福报也不能救生死轮回无尽的大苦。」这句话我们要切记!五祖说:「你们各自回去,看看自己的智慧,看取自家本心般若之性。」「智」,照有,明了万象;「慧」,观空,洞彻理体;「般若」是圆满永恒真智大觉,这里指亲证诸法实相的般若智慧。五祖又说:「每一个人各作一首偈,呈上来给我看看,如果能悟得大意,我就将衣法传给你,做为禅宗第六代祖师。火急快去作偈,不得延迟逗留,一落到分别思量就错了,就不中用。」这里所说的衣法,「衣」,指佛陀的袈裟,代代相传,表示师承的凭证;「法」,唯说一心,唯传一法,就是不可说之法,也就是本来无一物的清净心。一切众生的真心本体本来是佛,不假修成,也没有渐次,无无明,也无无明荆入此宗门,切须在意。如此见得,就叫做「法」。传法是印证宗门的佛心、宗旨。五祖说:「见性之人,言下须见。」禅宗的特色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见性就是彻底见到自心的觉性,生佛平等、万法一如、无所不觉的真如本性。见性必须是言下就见,见性就是大彻大悟。悟了以后,无求无得,大用无方,超凡超圣,以凡圣不二,得失同一耳。五祖又举比喻说:「这样的人,就是正当挥刀上阵作战的紧急关头,也能言下立刻见得。」这是比喻根性大利的人。下面一段是神秀禅师书偈,也就是神秀应试的经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