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付嘱品 第十卷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常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六祖大师说:「诸位善知识,你们每个人都自净其心,不要存贪瞋痴,来听我说法。你们若想成就一切种智,就应该明白通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一相而无诸相这种三昧,一行而无诸行的这种三昧。若你在一切处,任何地方即不论地方好坏,或动或静,也不著住到相上。遇到境界不生憎恨讨厌的心,或喜爱欢喜的心,所谓憎爱无动於衷,心里如如不动。对著你所爱的境界亦不想取为己有,有爱心就有取,如十二因缘上「爱缘取,取缘有」,为什麽要取?就想占为自己所有。舍就因憎,当你一憎就想不要,将其舍弃。你也不想利益成坏等事。对我有什麽利益我才去做,那就是贪心、攀缘心、不乾净的心。也不计较对我是否有成功或害处,都不存这种心。安闲恬静,什麽事也没有烦恼,就像水没有波浪,没有爱憎的烦恼,没宥取舍的烦恼,没有利益成坏的烦恼。你不计成功,也就不知什麽叫失败。虚融澹泊,如万物从虚空生出,但虚空也无所事事,它没有个办事处,说你在这地方出生,或到他那地方去死。因所有万物,生生灭灭、生生化化,都是一种天然的现象,而不加造作。很淡泊就是平常是什麽样子就是什麽样子,故淡泊以明志。没有一点贪心、瞋心、痴心,也就是少欲知足,没有攀缘心。故说:「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在虚融澹泊中,就能在相离相,在尘出尘,所以叫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即是你能够在一切处,无论好处、坏处、善处、恶处、是处、非处,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里,时时用直心。直心是道场,我们学佛的人切记不要用弯曲心,你对任何人都应直心、直言、直行,心里不要有委屈婉转。直言不是心想东口说西,心口不一。做事也直,说话也直,若因不直,将来果也不会直,所以行住坐卧要纯一直心,纯一即是精纯到极点,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一个就是直心,我们修道人无论对人、对己、对事,都要用直心,心里不要计算人,例如那人有钱我去向他借些用用。即使穷到极点,也不做这种没有廉耻的行为。若借後有还亦不失为君子,若只借不还这种行为是很卑鄙的。不动道汤,就是你心直,当你能直言、直行、不动道场,这就是净土,这个名字就叫一行三昧。假设这个人具足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你能依此道理去修行,就像地种上种子一样,在地中埋藏,时间久就自然会长出菩提芽,成熟菩提的果实。这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就和这道理一样。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我今说法,就像及时雨一样普润大地当农作物需要雨时,雨就来了。若不需要雨,而多下两,农作物就会被水淹。若需要雨而没有雨,农作物就会枯槁而死。你们各位本有佛性,就譬如这些种子遇到及时雨就有长养滋润、成熟菩提果的希望。你们明白我所说宗旨的人,一定会得到菩提。你若依我所说的法去修行,一定得到菩提妙果。你们听听我所说的偈颂,要注意呀!我已对你们说这麽多法,你们听得都散漫无章,故我用偈颂再表达清楚。各位都要自净其心,用心听我这首偈颂:心地即自性,它含藏一切的种子。现遇及时雨,普遍滋润一切的种子,故都生出菩提芽。有情众生顿悟,及时明白,结果就要开花,开花就要结果。花开後,菩提妙果自然成就。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付嘱品 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