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机缘品 第七卷
可是并非『意』分别的。不是意分别,那是什麽?那是妙观察智生出来的,所以说分别就不是意。」六祖大师听他讲无生的道理那麽透彻後,高兴地说:「你讲得很好。」因此留他住一宿。当时佛教有一个「一宿觉」的典故,就源於此,即是住一晚就开悟了。後来玄觉禅师作了一篇证道歌,盛行於世。圆寂後朝廷追封为「无相大师」,当时又尊称他为「真觉禅师」。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麽。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祝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智隍禅师,最初是参拜五祖弘忍大师。古来修道人,寻师访道参访善知识,要我真正明眼的善知识而跟随学习。他自己称说已得正定,得到真正的道理。他住一茅蓬,是用茅草搭成来避风雨,长坐不卧有二十年。六祖大师的弟子玄策,他是各处替六祖大师作宣传。他各处游走参方,到河北河朔,听到智隍法师的名字,因他长坐不卧二十年,很多入都知道他是个修行入。於是玄策就到他的茅蓬拜访问说:「喂!你在这儿做什麽?」智隍答:「你问我什麽?我在这儿入定。」玄策法师说:「你这个入定,是心有个念说想入定,还是没有个心念说想要入定呢?假设你说是无心入定的话,那所有无情,没有知觉性,没有气血的木瓦石等,都可以入定,它们都应该得到入定的境界。若你说是有心入定,那一切有情含识、有气血、有情感的一切众生,它们都应该得到定了。」智隍禅师答说:「当我正在入定时,我不见我自己有有无之心,或者是有心入定,或者是无心入定,这时我都空了。」玄策说:「你既然不见有有无之心,这叫常定,那你又出入到什麽地方?怎麽出的定?怎麽入的定?照你所说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常定啊!它是没有出入的,那又怎样生出一个出入来呢?你是怎麽搞的?若有出入,这不是大定,不是佛祖所说的定。」智隍一听就没有话讲了,想了很久,想自己所说的道理,的确是没有道理;别人所说的道理,智慧比他高,想了很久亦无话可辩,就问说:「你的师父是谁啊?谁传授给你的法?」他不讲旁的,因他看玄策辩才无碍,那他的师父一定比他更聪明。玄策答:「我的师父是曹溪南华寺方丈和尚六祖大师。」智隍问:「六祖大师他是以什麽为禅定呢?」玄策法师说:「我的师父所说,本性是妙湛圆寂而不动,而它的用和体亦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五阴色、受、想、行、识,本来是空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本来也是没有的。定本来没有出和入,也没有定,也没有乱。你明白本体的妙用後,就知禅的性质是没有住,也没有离住,它是离开执著的寂灭,它是离开这种死板的禅。禅的自性它是无生,也离开生禅定的想。心,自性就像虚空一样,但也没有虚空的思想。」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後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智隍一听六祖大师如此说,豁然大悟。二十年所修的功夫都跑了,都无踪无影。因二十多年他都存有入定的心,现在什麽都空了,始得万法的本源。就在这天晚间,在智隍的住处河北(而他现在是在广东),一般的学者,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机缘品 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