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行由品 第一卷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便豁然大悟,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六祖大师说还「欠筛在」,意谓虽然他已知用功的方法,但「见思」的烦恼还未清除净荆并且虽他的功夫已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境界,但还未经明眼善知识的证明、印证。五祖听六祖说还欠筛在,就准备为他印证其功夫。因为我当时有雷达,故录下了五祖和六祖之间的谈话(这是唐朝的录音机,不是现在的录音机)。其对话如下:五祖问:「你想要成佛吗?」六祖答:「是的,我是想要成佛,我不想做其他的事情,唯求成佛。」五祖说:「你想成佛先要断无明,无明就是生出见思烦恼。你想断见思的烦恼,先要断无明,无明就是某件事情发生,你不懂不明白。好像人的生死就由情爱而来,你想要没有情爱就先要破无明。无明一破,见惑和思惑就没有了。无明是生死的根本,想断无明了生死,就是金刚经上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什麽?无所住於情爱,断欲去爱,才会了生死。」六祖听後豁然开悟,洞彻本来面目说:「喔!就是这麽一回事,这没有什麽困难啊!很容易的9所以开悟了。修行学习佛法,首先要把「应无所坠的心生出来,不住於情,不住於爱。若住到情爱上就是无明,也就是生死。不住於情,不住於爱,不住於有,不住於空,这就是中道。不离有,不离空,也不是在情爱外再找一部份,而是将情爱转变成真正般若智慧这即是觉,否则即是迷。迷和觉只是一转身的功失,所谓「回头转面」;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即此是也。你若是恣情纵慾,随著情爱愈跑愈远,就会愈迷。若能回头,即是涅盘,也就是彼岸。若不回头,就会愈迷愈远,愈迷愈深。但虽深远,若能一转身,这就是顿悟。顿悟就是觉,而觉就是佛。你也许想:「我成佛就没有工作做了,仅坐在那里等著人给我烧香叩头,那没什麽意思。」那你可再来做众生啊!和众生做朋友度众生成佛。成佛虽说没有意思,但他已断除烦恼没有忧愁。昨天讲个鬼,说他不愿意做人:「我今做鬼三千秋,也无烦恼也无忧,生公叫我为人去,只恐为人不到头。」鬼虽没有烦恼和忧愁,但他属阴,仅在晚间出现。而佛是属阳,像太阳光。你自己作决定,是要做鬼或做佛。若愿意做鬼,有情爱就不要紧。若想做佛,就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大师此时豁然大悟,大悟是彻始彻终,明白深般若的智慧,故知心生万法,万法唯心,一切万法原是自性所现。於是惠能就禀告五祖说:「我真没想到,自性本是不垢不净,本来就是清净。」这「清净」是对「不清净」而言的。此清净是本体的样子,因它没有其他名称可代表,故用「清净」来代表。这个「清净」和先从染污而後清净不同;这个清净是本来就清净。惠能又说:「我真想不到,自己的本性原是不生不灭的。」因为众生有所执著才有生有灭,若无所执著,生灭又从何生出呢?又灭到什麽地方去呢?生灭就没有了。惠能又说:「我真想不到,自性原是无欠无余的,也不多一点,也不少一点。」在佛的份上没有添多一点点,在众生份上也没有减少一点点,但因众生自己不认识,背觉合尘,所以本有的家珍不认识,乃舍本逐末,追求一切物质的享受,追求一切虚妄的快乐,追求一切假名假利。真是太笨太愚痴了,我现在才知道本性具足一切。惠能又说:「一切的众生颠颠倒倒,没有定力,可是所有众生自性,都是不动不摇,平等无分。」惠能又说:「我真想不到,万法原是从自性生出来的。以前我都想不到,可是现在竟然证得这种妙理,这真妙不可言9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五祖大师听六祖这样一讲,便知道六祖已经开悟而认识本来面目,已知自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行由品 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