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多尔衮发兵
行军路线,向山海关而来。”

    “噢——”吴三桂大惊失色。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诸人都有些莫名奇妙,不知多尔衮这是何用意。

    多尔衮好不厉害,突然改变行军路线进军山海关是否别有用心,难道他准备武力取山海关不成?可是又为什么派使者出使吴营,这倒底是缓兵之计还是别的什么?

    吴三桂此时倒是很冷静,他从多尔衮的行动中,已知其有疑虑,怕中诡计,一方面出使,一方面改变进军路线,其用意在于师进山海关迫使他投降。然后由山海关直取北京,即使不成,在山海关联军也可控制住山海关这一要地。

    事已至此,他必须立即作出反应,于是他又与众人议定多尔衮发兵山海关的对策。

    经议定改变了原来请多尔衮入中协、西协的决定,直接请其入山海关联军击敌。

    议定后,吴三桂又派郭云龙、孙文焕二人再度出使清营,并携带吴三桂致多尔衮的第二封信。

    郭云龙、孙文焕受命出使,即日整装,会同清使詹霸而行。

    三人出关不久即遇多尔衮的大军。

    郭云龙面会多尔衮,致以相迎之意,然后呈上吴三桂的第二封亲笔信:

    大清国和硕亲王阁下:

    接王来书,知大军已主宁远,吊民伐暴,扶弱去强,义声震天地。

    王把以相助,实为我先帝,而三桂之感戴尤其大也。三桂承王,即发精锐于山海以西诸要地,诱贼速来。

    今三桂已悉简精锐,以图相机剿灭。恳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赋可擒。大明平西伯吴三桂顿首甲申年四月。

    多尔衮在马上沉吟有顷,感到吴三桂不正面回答降清问题,而只谈借兵,显然是不想降清,如今大战迫在眉睫,此事容后再议。

    想到此,他一扬马鞭,对来使说;

    “我即进兵山海关,请吴帅邀李自成战,大清自当会同破敌!”

    十四万大军向山海关西侧急驰,马蹄声震地,烟尘蔽日。

    在与清兵议定大计后,吴三桂与谋士们策划,对李自成展开了公开挑战。

    首先,他派两营精骑将城外唐通三千人马包围,全部消灭!只放十人逃京报信。

    其次,他公开举起讨李复明的旗帜,发布《讨闯贼李自成檄》:

    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团练总兵真宫平西伯吴,为兴兵灭贼,光复神京,奠安宗事:

    闯贼李自成,以么魔小丑,纠集草寇,长驱犯阙。荡秽神京,弑我帝后,禁我太子,刑我缙绅,污我子女,掠我财物,戮我士庶。豺狼突于宗社,犬豕踞我朝廷,赫是丘墟,黔黎涂炭,妖氛吐焰,日月无光。

    成宜烈宗之阴恨,天寿凄风;无勋懿戚之尽锄,鬼门泣日。国之不早,病已成于养痈;局尚可为,涉必穷乎灭损。

    悲夫!悲夫!

    虏尘未灭,寇焰旋腾,血溅天潢,烽传陵寝。

    秦称天府,谁能封以一丸;晋有霸国,岂无追其三驾。乃者介马横驰夫畿辅,羽书不绝于殿廷。南北之耗冀通,河山之险尽失。天威不测,极知汉天子自有神灵;其势无常,岂得谢太傅但凭歌啸。义不共戴天,但凭指日。

    可襄大举,实赖同仇,请无分宦游,无分家食,或世贵如王、谢,成最胜如金、张,成子虚之此背起,或挽略之所谈兴。

    乃至射策孝廉,明经文学,也往往名班国士,囊为里雄,各施壮谋,共图义旅。仗不需于武库,炧糗壅于疱厨,飞附大军,力争一决。

    凡为臣于,谁无忠义之心?

    汉德可思,周命来致,忠诚所向,一以当于。请观今日域中,仍是朱家之天下。谨檄

    这份檄文飞马传遍直隶,辽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目录 > 多尔衮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