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红颜遇知己
圆在一起的这一天,他怎么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去受气,受白眼呢,就是父母的也不行,特别是夫人张氏的那一坛子醋意,吴三桂更是不能让圆圆去领教了。

    这处私宅吴三桂不惜耗费银子,按着江南水乡的格局和情调装饰与布置了宋、元、明三个不同时代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在秋天和煦的阳光下,或是池塘水廊长满绿色荷叶的盛夏,或是细雨如丝的春天,或是满园白雪皑皑的冬日,季节不同,葺修各异,同是一座园林也就会显出不同的情调。

    这是吴三桂为陈圆圆与他自己所筑的爱巢,他要把圆圆养在这里,在干燥寒冷的北方永远不感到寂寞和孤独。

    这处庭院不大,但建筑精巧而别致,在曲桥旁畔的石凳上或水廊池边的假山上,就可以透过那些古树奇石看远处的红楼一角,看横过眼前令你无法一望到底的白粉墙……

    吴三桂曾几度幻想着自己拥抱着他的美人儿,在这佳境里漫游,没有人打扰,他与她亲亲热热、柔情蜜意说着私心话儿。

    吴三桂从田府领回陈圆圆的当天,这消息就迅速传进了他老父吴襄的耳朵里,吴老总兵非常气愤儿子的这一举动。他命家人四处去找回吴三桂,可都没找到吴三桂的踪影。

    吴三桂的夫人张氏哭闹了半晚,一连几天不见吴三桂露面和回家,也就认命了。

    吴老总兵自从边关退役回京养老,就参与朝廷的朋党之争,东林与复社是朝中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派别。

    吴襄作为苏州高邮人,他虽然是一武夫,便也是复社的主要成员。

    说起复社人们自然会想到在苏杭那缤纷灿烂的鲜花丛中,最让人头晕目眩而感怀万千、才貌双全堪称绝唱的柳如是和李香君。

    秦淮河边,每当华灯初放之时,一盏盏的大红灯笼便不断地勾动着馋涎欲滴的诱惑。在雅阁院的门口,一个一个的老鸨或是掮客不断投其所好地攀折着肉欲横陈的过往行人。雅阁院内,更是不时地传出猜拳行令的吆五喝六之声,混和着打情骂俏和戏谑勾引的调笑声。在这渴慕难耐的欲求之中,不断传出丝竹管弦伴奏下或是哀怨或是悲惨或是惨痛之身不由己的如泣如诉。

    秦淮脂粉并没有因为徐佛的从良嫁人而减色几分,也没因为陈圆圆居于京城而寂寞,更没有因为处处社人士忙于政治和科举之道以及官廷倾轧而生意轻淡。在这日益艰难而彻底衰败的末日之光的映照下,反而变得日益兴盛,生意兴隆。

    一时间,风雅双杰六赛、六敏姐妹,能侍吟词而文采非凡的郑妥娘,擅弹琵琶而风月玉珠的顿文等等都名响金陵。在这一派万紫嫣红而让人眼花缭乱的繁荣景像中潜伏着复社等人性命攸关的政治危机。

    在雅阁院,柳如是和李香君这两个堪称绝色佳丽的妙龄侍女正默默地坐在案几旁,等候方域,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

    柳如是与李香君一个明亮艳丽,一个素妆暗影,一个高雅超凡,一个清纯不欲。不管她们是亮丽还是暗影,无一例外,那种沦落风尘的忧怨则仿佛刻写在她们的眉宇间;一举手、一抬足,一个个千波万转或是嫣然一笑也在不断地散射着这种职业性的诱惑与牵念。

    她们俩坐了很久,李香君突然抬起头来,柔声说道:

    “侯公子就要来了,只不知姊姊是怎样想的?”

    侯公子名方域是二位一次花酒宴上所认识的,当时还有钱谦益这个风烛残年的老者。一老一少二人均为文坛圣手。

    钱谦益学富五车,文名盖绝天下,又在朝廷为官多年,对于权力和政治谙熟有加,几年来遭到东林党温体仁的暗算,回乡归籍,可是在江南的名声却仍不减当年。

    这位钱大学士更是风度翩翩,虽已风烛残年,却仍是风流倜傥。自致仕回乡后,雅阁院便成了她的好去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目录 > 红颜遇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