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遇知己
,于是,柳如是和李香君二位绝色佳丽在此认识了侯方域与钱谦益。
这侯方域不是别人,乃堂堂的当朝户部尚书侯恂的公子。这侯公子小小年纪便能诗作文,出奇的聪明。这位侯公子似乎比起父辈的视野与思维却要广阔得多,对世事与时局往往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绝不是像侯恂那样的唯唯诺诺之徒。曾几何时,远在京师城里的他听说了江南如火如茶的复社尤其是领导人张溥、张采的声名,不禁为他们的声势与豪情大受鼓舞,并因此而对他们大为崇拜。
于是,他便接连给他们写了几封信,在信中大谈了一通他对时局与世事尤其是对朝廷腐败的看法,并对如何进一步扩大复社的影响与势力提出了一整套的建议。
张溥给侯公子立即回函,盛情邀请这名学名不凡的少年公子南来留都谈诗论理,共商复社事宜。
侯方城接到邀请函,大受感动,他没想到自己会得到如此尊重与厚爱,当即南行,就在这时,他父亲侯恂突然横遭温体仁的暗算被皇上问罪下狱了。
侯方域得知父亲因温体仁的告发被下狱,发誓要为父亲报仇。
侯看得明白,虽说温体仁眼下在朝中一手遮天,但是其对头却也着实不少,东林党和复社的势力便是其最为强劲的对手,要想扳倒温体仁,必须依赖复社这股势力。
复社在江南的势力是绝对不可小视的,张溥、张采二人的活动能力又极强,手下又有一大帮善于起哄的弟子,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少不得他们。
钱谦益早就知晓京城里的侯大公子小小年纪便能诗填词,才华横溢,侯方域则在其懂事的时候起,便知道了朝中有个诗文盖世又风流不已的翰林院编修,只是还没来得及和其相见,他就回归江南了。
对于他们而言,更让他们兴奋不已的是二人双双认识了两位绝色佳丽。在他们看来,柳、李这两个人间尤物仿佛是天公专为他们而造设似的,只恨自己来得太迟。
柳如是和李香君也为自己有幸见到二位文章圣手而大受感动。
对于钱谦益如雷灌耳的大名,柳如是早已耳熟于心,这位钱老先生也同样对其亮丽中所透现出来的成熟与深沉怦然心动。
复社在首辅大臣周延儒的大力支持下,张溥充分发挥了他的雄才大略,组织了一系列的对抗东林社的活动,刊刻了大量的书籍,并尽量使其能够广为流传,江南文坛显出了一派繁荣的景像。
在周延儒的幕后相助下,复社和整个江南文坛与政治的结合似乎从来也没有这样紧密过,学官勾结便成了江南文坛的主流风景。
利用文坛充分为政治服务,对于谙熟政治争差别与权力角逐的周延儒来说,本来就是十分自然的。而且操作与运作起来也很简单。这背后的动机是扳倒首辅大臣温体仁,自己以图东山再起。
温体仁眼下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可他的树敌已越来越多,在朝廷众多官员中,即便有一些是温体仁的人,他们也已经在考虑自己的路了,眼下东林及整个复社的势力最大,不投靠他们又能去投靠谁呢?
复社人士便再一次乡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仁弟子们差不多包揽了乡试的全部名额,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想投身仕图的人都争先恐后投身到了复社的大旗下。
复社的势力日益强盛。
有了以周延儒、吴伟业、侯方域等一干人,他们在名妓的相伴下,饮茶、喝酒之中商量出了共同推翻温体仁的根本大计,甚至还将一旦东林和复社得势之后的权力分配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为了最终推倒温体仁,他们一致决定,必须首先进一步扩大倒温联盟。
吴三桂之父吴襄也是这倒温联盟中的一员,同时还有被温排挤掉的工部侍郎刘宗周,提学御史倪元璐等人。
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