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7节
。”

    孙老头忙把吴三桂扶起来,说道:

    “还是公子命大福大,老夫何劳之有。”

    吴三桂再向孙老者拜了一拜道:

    “不是老人家把我从荒野中救出来,不被狼吃了,也得冻死在里面,此恩此德小生永世不敢忘。”

    孙老者笑喝喝地道:

    “这荒野纵横八百里无人烟,里面虎狼成群,我还想问公子为何进到这里面去了的呢?”

    吴三桂叹了口气,眼眶有些发红,这老者的话又勾起了他的痛楚,愣了愣道:

    “不瞒老人家说,我是吴总兵吴襄之次子吴三桂,锦州战事吃紧,我随父出征……”

    吴三桂说到这儿,红艳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进来,说道:

    “先别说了,喝了这碗汤吧,先补补身子。”

    孙老者也说:

    “公子,先喝了汤再说话,不急。”

    吴三桂谢了红艳,接过汤边喝边说:

    “我领兵出征回来,再去见那位朋友,他们早已搬走了,不知道搬往何方,我去找他们便走进了这荒野。”

    孙老头听完点点头道:

    “想不到也是位多情公子。”

    吴三桂脸一红垂下头喝汤。

    红艳用落落大方的眼睛看着吴三桂半晌,才问道:

    “你就是那位打败满人阿敏的小将军?”

    吴三桂谦虚地说道:

    “正是小生,说打败是假话,只不过让我捡了个便宜。”

    红艳顿生敬佩和羡慕,红着脸道:

    “真了不起,你比我大不了多少,就能带兵打仗。”

    吴三桂道:

    “姊姊过奖了,小生实无什么本事。”

    说罢,喝完汤,抬起头放下碗时才认真看了眼这位和他说话的姑娘。

    这姑娘十四五岁,红扑扑的脸蛋,一双落落大方的眼睛,一张嘴调皮地微微地噘着,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地眨着,不时瞥吴三桂一眼。

    吴三桂在心里汉道:“想不到在这样的荒山野林中也有这样漂亮的姑娘。”

    吴三桂慌忙把眼睛移开,对着正吸着烟的孙老者道:

    “听口音,老人家好像是南方人。”

    孙老者从嘴上取下那有几分古怪的烟杆,向炕下的一片空地上吐了一口唾沫道:

    “老夫本是扬州人,因世道离乱,奸人当道,老夫就移居这里,隐藏多年了。”孙老者陷入了沉思。

    这孙老者出身诗礼之家,自幼受父辈教育,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能文能武,他十四岁那年就中了秀才,消息传出,十乡八镇视他为神童。

    无奈这孙秀才文才绝世,却不喜欢研究八股之类进身之阶,只醉心于诗词曲赋,再加武艺不俗,四处交游为父亲所恨。待到他二十多岁时,父亲要求他必须温习书经,下场科考,不然断绝他的经济来源。

    这孙秀才着了慌,只得潜心读了几本八股典范之作,随着众秀才博取功名,谁料乡试,他竟一举夺魁,为老父争了脸,自己也算交了差。

    按当时的贯例,凡是被选取的秀才,都要到文庙拜祭孔夫子,之后拜见主考官,可那时魏忠贤正如日中天,凡是有点身份的人在仕途上有了喜事,都得称颂魏忠贤,仿佛是托了他魏忠贤的福佑,受到魏忠的恩泽提拔。

    这次也不例外,考取了的秀才们少不得要去魏忠贤的生祠中给他的塑像磕头,礼仪与拜见孔子相同。

    年轻时的孙老者有几分恃才傲物。就在秀才们拜完孔庙,去魏忠贤生祠时,他不屑地说道:

    “孔夫子德行文品名垂千古,读书人拜一拜倒也罢了,魏公公目不识丁,恐怕他受不起孙某这一拜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目录 > 第0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