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临水对残花低徊无限倚松邻瘦竹寄托遥深
。”
信处另有一张纸,便是诗。那诗道:看杏花步清人张船山八首梅花诗原韵呈正李冬青君。
一笑春风灿彩霞,相逢有酒不妨赊,断桥流水愁相向,野竹垂杨各自斜。
细雨帘前寒客梦,晚妆楼上感年华。
无言一样怜飘泊,底事呼为得意花?
欲红仍白可怜生!秀骨奶奶梦也清。
春色半墙如有意,夕阳一树最多情。
飘零无奈到寒食,及第应惭是小名。
村外争传消息好,提壶正唱劝杯声。
春深也应恨来迟,此恨迟迟蛱蝶知。
李冬青看到这里,不觉脸上一红。心想起是起得好,押迟字知字韵,也不牵强,只是太露些,又望下看:古道停鞭惊邂逅,小楼听雨最相思。
李冬青明知道这是很熟的两个杏花典,拿来活用了。但是玩味诗中的语气,很像此中有人,呼之欲出。用手扶着腮,想了一想。又转一个念头想道:“本来呢,杏花诗押思字不容易下笔,要我做,也怕只有这句可用了。”又念道:卜居愿种三千树,劝醉终须一两枝。
略染胭脂原不俗,淡装浓抹总相宜。
李冬青想道:“三首诗,以这首的韵不好和,也就算这首和的好。”想到这里,又从“春深也应恨来迟”起,念了几遍。她把“古道停鞭惊邂逅,小楼听雨最相思”
十四个字,细细推敲了一番,又往下念:花前流水绕孤村,野店人来倒酒樽。
佛亦多情留古刹,春原无碍到柴门。
三分憨态溶愁绪,一半娇羞褪粉痕。
栽向日边终太艳,讵应雨露有私恩?
江南犹忆旧因缘,明日清明又几年。
脂粉清匀如好女,云霞簇拥想灵仙。
晚风庭院花初落,夕照栏杆蝶可怜,终让诗人能爱尔,曲江一宴到今传。
侧帽寻来倦客踪,牧童遥指几重重。
江南红雨三春老,楼上青旗一笑逢。
托运剧怜邻瘦竹,移栽好是对春松。
李冬青念到这里,又不觉脸上一阵发热。心想这几首诗,杨杏园他本是学张船山,引杏花切他的名字自比又带比人。以前几首,恍惚迷离,看不出究竟来,这首押松字韵,不是有些意思吗?船山的诗我不很记得,原诗里,好像没有这个松字。
不然,那也太巧了。想到这里,就把家里清朝几部诗集,都翻看了一看。找出张船山的梅花诗,果然他押二冬韵的一首,有“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应是凋后松”,这样两句,她一肚子的疑团,到这里又取消了。再望下看:明妆刚在寒梨后,绝异桃花别样浓。
二月东风锦作团,小红相对学吹弹。
含娇欲滴睛犹润,带雨和烟画总难。
念到这里,忽然院子外头,有人问道:“密斯李在家吗?”李冬青连忙将信和诗卷着一团,放到桌子抽屉里去。李冬青一看原来是她的老同学梅双修女士。便含着笑引她到屋里来坐。梅双修笑道:“有许多天你都没有到我那里去,老是在家里看书吗?”李冬青道:。哪里看什么书,还不是混混又一天吗?昨天我还跑到三贝子花园去看桃花呢。“梅双修道:”你和谁去的,怎么不通知我一声?“李冬青道:”昨天带我的小弟弟到西城去找一个朋友,因为她不在家里,就顺便到三贝子花园去走走。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打算去的。“梅双修道:”一个人游园,你不嫌冷淡吗?“
李冬青笑道:“冷淡什么?我还有个小弟弟陪着呢,人家……”说到这里,又笑了一笑,说道:“人家哪里都像你,总要赶热闹呢。”梅双修道:“我也不见得就赶热闹。”说着,梅双修看见衣橱上的镜子,照了一照脸,用手将鬓发理了一理,又把背对着镜子,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