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992年 17
市第一机床厂是家相当规模的机械企业。而这萧然的身份,正是市一机代表。梁思申对于萧然的这个身份心有怀疑,她接触做工厂的人都没那样子,但也难说,公子哥儿的能量很弹性,但她无暇关注此事,她的日程表安排得密不透风,饭后就是与相关官员的会见。这是吉恩干的好事,吉恩实在吃不消中午这个纽约半夜的时间出来见人,所有活动都安排到早上或者晚上。好在现在中方官员真配合。

    不久,宋运辉就来了,与吉恩就某些事宜交流了一天。说实话,梁思申并不担心宋运辉的能力,但担心宋运辉能不能适应这样的谈判,一直像个内奸似的提心吊胆着。后来一直见宋运辉应对自如,尤其是与吉恩谈到细节时,各色数字信手拈来,不需翻看资料,在场谁都佩服,这才发觉自己多虑。而且她看到宋运辉手下也是一口流利英语,强将手下无弱兵的样子,她很为宋老师自豪,因此她也小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可不敢让宋老师批评了。有些语言上的歧义,她就主动友好地提出纠正,使会谈交流顺利。

    回头,吉恩私下对梁思申说,他没想到号称陈旧老迈的中国国企有这样精干的领导班子,这样的领导班子,令人对他们的管理,对他们的未来放心。

    但吉恩与梁思申都没想到,在与有关部门对话的时候,会遭遇当场争议。有一位领导当场质问宋运辉,这样的合资,既不能带来先进技术,又不能带来先进管理,纯粹是一种资本运作。等到合资公司上市,外方却可以通过股市攫取成倍利益退场。这样的合资究竟能为东海厂带来什么?究竟真正便宜的是谁?那位领导说,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原则性问题。

    梁思申觉得这种问题小题大做,还原则性呢!资本运作本是很正常的事,资本运作得好,获取相应效益也是很正常,何必将运作资本说得就跟空手套白狼似的呢?对工厂运作,他们自然没法插手,但是对于上市融资,他们可得做大量工作,他们并没闲着。再说,上市,是双赢的事,东海厂因此可以扩大融资渠道,不需再向国家伸手要钱,何乐而不为?

    梁思申见到宋运辉解释了,但后来宋运辉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小,不久,宋运辉站出来说抱歉,说暂时中断会议,他们需要内部讨论。吉恩与梁思申等人不得不退场。但一整个早晨都没恢复会谈。吉恩估计中方争辩激烈了。梁思申更是异常揪心。她不明白,不是说有国务院通过的新文件给予企业自主权了吗,为什么还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等待的时候,梁思申向吉恩说抱歉。幸好,吉恩说这不是她的错,连中方内部都产生巨大分歧呢。

    中午时候,宋运辉宴请外方,非常周到,但也非常无奈地说对不起,有关议程不得不压后。

    当着众人的面,梁思申不便直言相问,知道此时问也问不出来。她看到宋运辉看向她的时候,眼睛里有话,这话,是三个字——“对不起”。她在征询吉恩的意见后,告诉宋运辉,这不影响她们总部大老板来访,以及与更高层会面。

    但是,梁思申心想,看样子会面将少一项实质性的内容,只是奇怪了,怎么有人会有这样刻板的想法?

    梁思申饭后赶上一步,私下询问宋运辉,有没有办法单独交流一下。宋运辉摇头,今天会议的局面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来者应该说都是积极响应引进外资的主儿,也已经了解阅读他们引进工作的简要报告,为什么在听了外商的介绍后,忽然会做出这么不可理喻的反应呢?而且,看样子,有这不可理喻想法的还不在一个两个。都是在了解到上市溢价发行,老外会赚取多少利润预期之后,忽然发觉不能这样便宜了老外。坏就坏在他预先没说清溢价,而老外又太实在。

    这一意外,令宋运辉不得不改变预设方案,安内先于攘外。

    萧然晚上完成一天工作,疲倦地下楼想喝上一杯舒缓神经。却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江东去简介 >大江东去目录 > 1992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