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983年 06
脱离倒班,也难怪气质清丽,原来是来自书香门第。宋运辉想到刘总工倒是常来阅览室,不知道父女见面是如何景况。但无论如何,他决定等下换牌子时候与刘启明说上几句,不为别的,就是听听她说话声音也好。但他不得不想到,像虞山卿一样急巴巴地递上入党申请表明态度,他如果在此时与小刘搭讪,会被视作什么样的表态?这念头,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就被他扔到脑后。什么荒唐想法。

    说曹操,曹操就到,刘总工居然这个时候来。宋运辉最先没在意,直到感觉身边有人,才抬头一看,见刘总工在看他查阅的资料。他忙起身招呼,顺便看一眼刘启明,果然她看着这边,她不知是不是看到他的视线,偏过头去不理。

    刘总工让宋运辉坐下,轻问:“我要查这个资料,你帮我想想,你心里有没有印象。”

    刘总工递过来的字条,上面是一种国外七十年代成形技术的名称。宋运辉在大学时候接触过,忙道:“厂图书馆应该没有介绍这方面的书籍,国外专业期刊有过介绍,我寝室里有原始翻译稿。根据我看到的资料,这种技术应该性能稳定,国外有成熟设备投放市场。”

    刘总工点头道:“你方便的话,找个时间拿翻译稿过来给我看看。你以前学校里接触过国外专业期刊?”

    宋运辉道:“是,老师让我帮忙翻译。我今天中班,中饭后我把翻译稿拿去刘总办公室。不过因为是初稿,当初我对设备也没现在熟悉,里面很多纰漏。”

    “大框架在就行。你怎么还在倒班?”

    “我跟着调度了解一车间总体运行,运行跟设备一起了解后,再查阅这儿的资料,更能吸收。”

    刘总工看着宋运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过又摇摇头,改了主意:“你把翻译稿拿来交给我女儿吧,就门口那个年轻的。这个时候你还是别来我办公室凑热闹,你还年轻,有些事你担不起,还是避避嫌。”

    宋运辉应个“好”,巴不得呢,其他就不多说了。他知道刘总工指的是什么,还不是水书记与费厂长的关系,而刘总工看来是费厂长一派的,他感谢刘总工替他考虑。

    刘总工没想到宋运辉没有花言巧语,不由更仔细打量这个小伙子。这孩子的档案他看过,很欣赏,不过当初被水书记欣赏了去,他无奈只有拱手送上。如今看来,水书记的育人手法还是正确的,小伙子下基层锻炼,看来成效很不错,不像虞山卿那几个,几乎一年下来,一事无成。他手中要的资料,前几天来图书馆找,还动用权力发动其他人帮忙,所有相关人等都说,这种有关一车间的技术问题,还是等宋运辉来了问,馆里的俄语资料是早就整理出来的,英语资料小宋最清楚。果然,一问便见分晓。这样实干的小伙子,刘总工喜欢。他都已经来了,索性坐下多问几句:“听说你在整理一车间技术档案?”

    “是的,不过有些设备内部无法测绘,好在那些主要设备图纸基本齐全,但听说有过一些小改造没记录,得等大修时候爬进去核对了。一车间一工段的设备档案基本整理出来,目前在整理二工段的。现在唯一遗憾是人手不够,再加我运行经验不足,否则我想把原有的应知应会根据现有设备重新整理一下,按照每个工种整理一本新的应知应会。”

    刘总工听了感慨:“都说百废待兴,可我们金州的一年时光……唉!我们该学你的脚踏实地啊。”

    宋运辉谦虚地一笑,不过对刘总工的话不以为然。他对车间越熟悉,越觉得整顿办的工作荒唐。连应知应会都还不成文,现在沿用的还是“文革”前的老资料,怎么制定岗位责任制?职责都没明确,责任如何落实?这不是无根之木吗?但他当然不会诘问,他知道自己对金州了解有限,谁知道技术部门手中是否真的掌握着一手资料呢,或许他们只是没拿给基层而已。刘总工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江东去简介 >大江东去目录 > 1983年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