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正文 1728 失去了伟大的国家,他们还能造啥
大批航空相关的专家,你们也就别想了。”柳旭丢下这样一句话,让谢凯自己去掂量,也懒得跟他废话。

    柳旭的话让谢凯摸不着头脑。

    跟叶卡捷琳娜处好,关係到一大批航空相关专家是否同意过来,这可能么?

    父母瞒着自己g了什么?

    今天晚上谢建国不会跟谢凯他们一起回基地,关于基地拆分重组,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他整天忙的连家都很少回,基本上都是办公室里面住着。<script>s1;</script>

    晚上九点过,专门生产的商务运-10已经停在了机场。

    “这飞机,越坐越觉得小……”谢凯看着运-10,突然发现,这飞机真的很小。

    以前第一次见到这庞然大物的时候,他还是很震惊的。

    哪怕知道这个跟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比起来,很小。

    可他没有直接清楚直观地看到安-224跟运-10的对比。

    随着他们经常找安-224来国内帮他们运输物资,尤其是之前运-10跟安-225挨着,才发现两架飞机的对比是多强烈。

    “运-15还没首飞……”汪贵林也歎了口气,“不过进度很不错了,样品组装即将完成,快要进行地面滑跑实验了。”

    150吨级飞机,看起来增加的起飞重量不多,但是技术难度却不小。

    “发动机目前都没有合适的。核心机攻关也没有完成。”郑宇成也有些浮躁。

    谢凯有些后悔要提这个,本来自己闹心,现在反而要安w这两个老家伙,他还年轻,可以看到以后国产大飞机飞上蓝天。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能不能看到300吨级的出现,都是个难事儿。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那是绝对没有可能。

    现在中国航空制造的基础跟原来已经彻底改变,不仅运-10越来越成熟,以运-10为基础的运-15进展也是顺利,唯独就是发动机,国内无法自己提供。

    更是引进了安东诺夫设计局被丢下不用的安-22这种二十多年前的落后飞机。

    只要消化了这技术,国内的航空制造业,在这方面,将会获得不小的突破。

    “没事,咱们引进了安-22全套技术,等技术消化完成,就有大飞机了,巡航速度680公里,也差不到哪里去。”

    “那个也不是喷气式……”郑宇成看不上螺旋桨飞机。

    所有人都沉默了。

    差距太大了。

    要追上,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投入更多资金,还需要一直保持足够的人才供应。

    一行人没有花费太多时间,飞机就再次起飞,冲入黑暗中。

    看着这架飞机,再想到苏联的那些庞大飞机,确实让人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现在苏联不行了,是最好从苏联搞技术,搞人才的机会。

    一旦没有了统一的联盟政府,苏联原本範围内的国家,那种需要很多国家众多单位配合的顶级装备,再也生产不出来。

    如同航母,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苏联解t后,俄罗斯总理跟海军司令到乌克兰出访,商量把瓦良格号建造完成j付给俄罗斯海军的可能x。

    俄罗斯跟乌克兰高层双方在价格上讨论的非常激烈,根本就无法达成一致。

    而最终,问黑海造船厂这个负责建造苏联海军航母的厂长马卡洛夫需要什么条件的时候,这位老厂长直接告诉他们,黑海造船厂永远都不可能再完成瓦良格号的建造。

    “苏联、dang zhong yang、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跟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总之,需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军工子弟简介 >重生军工子弟目录 >正文 1728 失去了伟大的国家,他们还能造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