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163章 根由
子监几乎聚集了国朝最好的人才,每一个士子都以能进入国子监为荣。

    初时,国子监定额三百人,这三百人都是从大宣十大道精挑而来的。一旦国子监学子为官,连升迁都容易很多。

    可是,随着禹东学宫越来越壮大、越来越闻名,国子监生也不再是一枝独秀,到了最后甚至还被迫定额一千人,就是为了与禹东学宫争大宣文才。

    进数十年以来,国子监和禹东学宫都出了许多风流人物,在普通百姓心中早已各有千秋不分上下。

    教化兴盛文道斐然,这对国朝来是好事,对禹东学宫来也是好事,但对国子监来,这就是一种耻辱了。

    世上最令人难受的,并不是一直处于底下,而是曾经站立顶峰,最后却与他人平起。

    因此,在许多国子监生看来,国子监早已风光不再,而他们心中最强烈的信念,乃是恢复国子监以往的荣光。

    可是,禹东学宫兴盛,占了大宣三分之一的人才,国子监的荣光,又岂能那么容易恢复?况且,国朝不希望两者相争,一直采取平衡之策,试图使两者相处和平。

    国子监生心有不忿,却无法争、不可争。如此经年累积,就成了对禹东学宫的强烈不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恰好,裴定弹劾了齐濮,而裴定,来自河东!

    光是“河东”这两个字,就已触动了不少国子监生的心弦,再加之有人处心挑拨,国子监生不闹事才是奇怪了!

    到底,齐濮一事并不是根,裴定弹劾,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理由罢了。若不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必不能真正平息这一次事件。--哪怕齐濮事件最后有了定论,也是如此。

    “徐大人可有何高见?”甄瀚如此道。他虽与徐月守不和,但知此人灵通机变,或许能有办法解决此事。

    他所想的没有错,徐月守倒是有办法。只是,这个办法只靠国子监是不行的,也得看禹东学宫愿不愿意才行。

    不,或许禹东学宫愿意了也不行,还得看皇上的意思啊!(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妻在上简介 >妻在上目录 > 163章 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