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清宫外史上(8-2)
有言官参劾,问一句:以臣下而犒禁军,意欲何为?这是雍正、乾隆年间,极可能引起莫大的麻烦。无奈神机营的兵丁并不明白这些大道理,只当左宗棠小气,因而提起“左骡子”就骂。

    就为了神机营对左宗棠深为不满,所以醇王的态度也改变了,王大臣会议的那天,他的神色很冷漠,而左宗棠却没有看出来,依旧兴高采烈地,大谈训练旗兵的章程。

    “八旗还有养育闲散的兵丁,我想请王爷主持,挑选五千人,编立成营。我那里挑几百人来当管带、弁目。总期在一年以内,练成劲旅。”左宗棠加重了语气说:“这是我有把握的事。”

    大家都看着醇王,等他发言,而他却不开口,恭王只好催问了:“老七,你看怎么样?”

    “只怕没有那么多人可挑。”

    左宗棠接口说道:“就少一点也行。”

    “少一点就没有意思了。”

    左宗棠愕然,这才看出醇王并不热心。当然,宝鋆是早就听说了的,旗兵不欢迎“左骡子”,这时便很机警地迎合醇王的意思,向左宗棠问道:“季翁,如果练五千人,一年得要多少银子,可有预算?”

    “算过的。”左宗棠答道:“兵丁行装、器械、帐房、操演所用的弹药、看操的奖赏,以及加给的口粮,一年总得三十万银子。”

    “这就很难了!”宝鋆一直以大学士管户部,谈到钱,他最会“哭穷”,便将中俄交涉以来,备战的耗费,报了一大篇帐,最后说道:“如今中俄新约,已经签订画押,马上就要照约行事,赔俄国人那一大笔兵费,还不知道从何而出?赔款一日不交,俄国人一天不撤。季翁,你想想看?”

    左宗棠无以为答,只是坐在那里大口舒气,仿佛郁闷难宣似的。

    见此光景,恭王觉得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便用征询的语气,看着左宗棠说道:“我看,只好暂时缓一缓了?”

    不缓又如何?左宗棠心有不甘而不能不表示同意,接下来又问:“然则兴修畿辅水利一事呢?”

    “这自然要借重大力。”恭王又向宝鋆说:“这是一件有关民生的大事,户部得要想办法,筹一笔款子出来。”

    “是。我一定让他们想办法筹拨。”宝鋆满口应承。

    经此一番抚慰,左宗棠的兴致才又提了起来,“我们一样一样谈。”他说,“既然练旗兵暂缓,就不必要那么多人。马队不宜干河工,请王爷的示,是不是撤回甘肃?”

    “对了!撤回甘肃好了。”

    “步兵亦不必那么多。左右两营,可以裁撤一营,不过兵勇资遣,营官得要设法安插。”

    “这要看你的意思。”恭王问道:“季高,你想裁那一营?”

    左宗棠想了一下答道:“裁右营。”

    “右营督带不是刘璈吗?”

    “是的。”左宗棠说:“刘璈在我那里多年,很立了些战功,要请王爷给他一个好缺。”

    “他是什么身分?”

    “是二品顶戴的即用道,分发在甘肃。不过甘肃现在没有道缺。”

    恭王点点头说:“我让吏部查一查再说,照你的意思,给他一个好缺就是了。”

    “我替刘璈谢谢王爷的栽培。”左宗棠转脸看着醇王说:

    “修治畿辅水利,也还得请七王爷主持。”

    醇王知道,这是左宗棠用他作挡箭牌,来对付李鸿章可能会有的掣肘,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过他一向自负任事之勇,所以亦不肯推辞,慨然答道:“事情你去办,有麻烦来找我。”

    “我不敢替七王爷惹麻烦。只是做事容易做人难,畿辅水利,与他处不同……。”

    于是左宗棠又开始大发议论,说近畿多“王庄”,濬河开沟,处处会有纠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慈禧全传简介 >慈禧全传目录 > 清宫外史上(8-2)